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晶格Boltzmann方法对多相流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晶格Boltzmann方法及其多相流模型 | 第17-29页 |
2.1 基本的晶格Boltzmann单弛豫时间模型 | 第17-19页 |
2.2 边界条件 | 第19-22页 |
2.2.1 周期边界方法 | 第19-20页 |
2.2.2 反弹边界法 | 第20-21页 |
2.2.3 曲线边界方法 | 第21-22页 |
2.3 晶格Boltzmann方法的作用力模型 | 第22-24页 |
2.3.1 平衡态速度修正(Shan-Chen)作用力模型 | 第23页 |
2.3.2 Guo-Zheng-Shi模型 | 第23页 |
2.3.3 精确差分模型 | 第23-24页 |
2.4 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 | 第24-27页 |
2.4.1 伪势模型 | 第24-25页 |
2.4.2 自由能模型 | 第25-27页 |
2.5 表面润湿边界条件 | 第27-29页 |
第3章 热力学一致和伽利略不变的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 | 第29-34页 |
3.1 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3.1.1 计算非理想力 | 第30页 |
3.1.2 将非理想力融入晶格Boltzmann方程 | 第30页 |
3.2 模型的热力学一致性与伽利略不变性 | 第30-34页 |
3.2.1 模型的热力学一致性与伽利略不变性的理论分析 | 第31页 |
3.2.2 模型的热力学一致性与伽利略不变性的数值验证 | 第31-34页 |
第4章 基于化学势的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 | 第34-43页 |
4.1 模型的构建 | 第34-36页 |
4.1.1 非理想力的计算 | 第35-36页 |
4.1.2 将非理想力F~(cp)融入晶格Boltzmann方程 | 第36页 |
4.2 基于化学势的表面润湿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4.3 几种常用状态方程对应流体的化学势 | 第37-39页 |
4.4 模型的编程实现 | 第39-43页 |
第5章 基于化学势模型的检验与初步应用 | 第43-50页 |
5.1 模型的热力学一致性与伽利略不变性 | 第43-44页 |
5.1.1 理论分析 | 第43页 |
5.1.2 数值检证 | 第43-44页 |
5.2 模型的计算精度、稳定性与效率 | 第44-47页 |
5.2.1 计算精度提高 | 第45-46页 |
5.2.2 计算稳定性提高 | 第46-47页 |
5.2.3 计算效率提高 | 第47页 |
5.3 模型的初步应用 | 第47-5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