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3页 |
1.1 超宽带天线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1.2.1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历史 | 第15-17页 |
1.2.2 超宽带天线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1.3 微带天线简介 | 第19-21页 |
1.3.1 微带线简介 | 第19-20页 |
1.3.2 天线的小型化 | 第20页 |
1.3.3 共面波导简介 | 第20-21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天线理论基础 | 第23-35页 |
2.1 二端口网络 | 第23-24页 |
2.2 天线的性能参数 | 第24-28页 |
2.2.1 天线的带宽 | 第24-25页 |
2.2.2 方向性函数和方向图 | 第25-26页 |
2.2.3 方向性系数 | 第26-27页 |
2.2.4 效率与增益 | 第27页 |
2.2.5 输入阻抗与驻波比 | 第27-28页 |
2.3 微带天线 | 第28-33页 |
2.3.1 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 | 第28-29页 |
2.3.2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 第29-32页 |
2.3.3 微带天线的设计流程 | 第32-33页 |
2.4 HFSS简介及天线设计 | 第33-34页 |
2.4.1 HFSS简介 | 第33页 |
2.4.2 HFSS天线设计流程概述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圆形单极子天线 | 第35-43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平面单极子天线及其设计原理 | 第35-38页 |
3.2.1 平面单极子天线概述 | 第35-36页 |
3.2.2 平面单极子天线设计原理 | 第36-38页 |
3.3 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圆形单极子天线的设计过程 | 第38-39页 |
3.4 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圆形单极子天线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4.1 天线仿真优化过程 | 第39-41页 |
3.4.2 天线实物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小型化超宽带单极子天线 | 第43-52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天线小型化的技术 | 第43-45页 |
4.3 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小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 | 第45-47页 |
4.4 小型化单极子天线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4.4.1 仿真优化结果 | 第47-50页 |
4.4.2 天线实物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2页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