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9页
        (二)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第9页
        (三)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是学生成长的需求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理论意义第10页
        (二)实践意义第10-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四、研究方法及特色第14-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4页
        (二)研究特色第14-15页
第二章 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概述第15-21页
    一、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内涵第15页
        (一)回归生活第15页
        (二)回归生活的教学第15页
        (二)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第15页
    二、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特点第15-17页
        (一)生活性第15-16页
        (二)主体性第16页
        (三)实践性第16-17页
        (四)发展性第17页
    三、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用价值第17-18页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17页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17-18页
        (三)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追求第18页
    四、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第18-19页
        (二)杜威教育生活理论第19页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第19页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第21-28页
    一、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调查第21-22页
        (一)调查目的第21页
        (二)调查对象第21页
        (三)调查内容第21页
        (四)调查过程第21-22页
    二、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取得的成效第22-24页
        (一)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第22页
        (二)教师具有回归生活的教学意识第22-23页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第23-24页
    三、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第24-28页
        (一)三维目标未能落实到位第24-25页
        (二)教学内容相对局限第25-26页
        (三)教学过程与生活融合不够充分第26-27页
        (四)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略有不足第27-28页
第四章 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第28-35页
    一、确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第28-29页
        (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第28页
        (二)目标体现层次性第28-29页
        (三)关注学生实际,进行学情分析第29页
    二、丰富回归生活的教学内容第29-31页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第29-30页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第30-31页
        (三)开发学生生活经验第31页
    三、构建回归生活的教学过程第31-33页
        (一)导课结合生活第31-32页
        (二)新知讲授贴近生活第32页
        (三)课堂小结关注生活第32-33页
    四、提高教师回归生活的教学能力第33-35页
        (一)提升思想品德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第33-34页
        (二)加强思想品德教师对回归生活教学的研究第34页
        (三)注重总结回归生活教学中的经验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个人简介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卷考试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下一篇:3-6岁幼儿家长教育素养的结构及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