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地表参数及森林树高反演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测量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2.1 InSAR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2.2 PolInSAR基本原理及散射机制 | 第21-27页 |
2.2.1 极化散射矢量 | 第22-23页 |
2.2.2 极化干涉原理 | 第23-25页 |
2.2.3 相干最优化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 | 第28-34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8-29页 |
3.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第29-33页 |
3.2.1 实测数据 | 第29-30页 |
3.2.2 SAR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第30-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合成孔径雷达森林树高反演方法研究 | 第34-56页 |
4.1 森林树高反演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4.2 基于单极化的树高反演 | 第35-37页 |
4.2.1 基于后向散射强度的反演方法 | 第35-36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4.3 基于双极化的相位差反演算法 | 第37-42页 |
4.3.1 干涉差分反演法 | 第37-39页 |
4.3.2 相位-sinc函数补偿法 | 第39-40页 |
4.3.3 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40-42页 |
4.4 基于全极化干涉的反演算法 | 第42-54页 |
4.4.1 基于RVOG的三阶段优化反演算法 | 第42-44页 |
4.4.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4.4.3 基于ESPRIT的树高反演算法 | 第48-52页 |
4.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改进的森林树高反演方法研究 | 第56-65页 |
5.1 基于双极化的ESPRIT改进算法 | 第56-59页 |
5.1.1 改进算法原理 | 第56-57页 |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7-59页 |
5.2 基于地形因素的高度反演改进算法 | 第59-64页 |
5.2.1 改进算法原理及模型建立 | 第60-61页 |
5.2.2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