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创伤博物馆视觉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1 创伤博物馆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2 视觉传播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9页
            1.2.2.1 视觉传播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2 博物馆传播国外文献综述第17-18页
            1.2.2.3 博物馆的视觉传播研究综述第18-19页
            1.2.2.4 国外文献综述总结第19页
        1.2.3 综述小结第19-20页
    1.3 研究方案第20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0-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研究创新点第21页
    1.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创伤博物馆的现状与相关研究理论第22-30页
    2.1 创伤博物馆的概念第22-23页
    2.2 创伤博物馆的现状第23-26页
        2.2.1 国内创伤博物馆现状第23-25页
        2.2.2 国外创伤博物馆现状第25-26页
    2.3 相关理论第26-29页
        2.3.1 视觉传播的知觉理论第26-28页
            2.3.1.1 格式塔理论第26-27页
            2.3.1.2 符号学理论第27-28页
        2.3.2 叙事学相关理论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创伤博物馆的视觉传播特征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第30-46页
    3.1 创伤博物馆的视觉传播主题第30-33页
        3.1.1 不同创伤博物馆中的视觉传播主题第30-32页
        3.1.2 创伤博物馆中视觉传播主题化的必要性第32-33页
    3.2 创伤博物馆中不同媒介的视觉传播特征第33-37页
        3.2.1 文字为主体的视觉传播特征第33-34页
        3.2.2 图片为主体的视觉传播特征第34-35页
        3.2.3 建筑、陈列展览为主体的视觉传播特征第35-37页
        3.2.4 新媒体为主体的视觉传播特征第37页
    3.3 不同层面的视觉传播影响因素第37-45页
        3.3.1 物理层面的影响因素第38-40页
            3.3.1.1 色彩设计视角第38页
            3.3.1.2 照明设计视角第38-39页
            3.3.1.3 空间设计视角第39-40页
        3.3.2 心理层面的影响因素第40-43页
            3.3.2.1 遗物群体化对参观者解读的影响第40-41页
            3.3.2.2 历史物品展示中视觉形象的异常解读第41-43页
        3.3.3 叙事架构下的影响因素第43-45页
            3.3.3.1 符号化的历史物品第43页
            3.3.3.2 叙事的空间——视觉空间对事件的表达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以日本侵华罪行馆为例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第46-61页
    4.1 案例的问卷调查设置第46-47页
        4.1.1 样本的选取第46页
        4.1.2 调查问题的设计第46-47页
    4.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第47-54页
        4.2.1 人口统计学描述第47-49页
        4.2.2 创伤记忆的视觉传播效果简单描述第49-54页
    4.3 日军侵华罪行馆中不同媒介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第54-59页
        4.3.1 文字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第54-56页
        4.3.2 实物展览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第56-57页
        4.3.3 图片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第57-58页
        4.3.4 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效果分析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改进创伤博物馆的视觉传播效果的建议第61-65页
    5.1 创伤博物馆的视觉传播中需要注意的方面第61-62页
    5.2 创伤博物馆的视觉传播媒介问题与改进建议第62-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73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地表参数及森林树高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