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1.3.3 文献总结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研究思路以及文章结构 | 第18-19页 |
1.5.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5.2 本文的结构如下 | 第19页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政府规模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2.1 政府规模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1 何为政府规模 | 第21页 |
2.1.2 政府规模的构成 | 第21-22页 |
2.1.3 地方政府规模的研究边界 | 第22页 |
2.2 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2.2.1 内部因素 | 第22-23页 |
2.2.2 外部因素 | 第23-24页 |
2.3 适度政府规模理论 | 第24-27页 |
2.3.1 适度政府规模的探讨 | 第24-25页 |
2.3.2 适度政府规模的衡量标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综合规模的现状描述及特征 | 第27-39页 |
3.1 我国地方政府规模总体状况 | 第27-29页 |
3.1.1 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所衡量的总体规模 | 第27-28页 |
3.1.2 地方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重所衡量的总体规模 | 第28-29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综合规模的计算 | 第29-33页 |
3.3 我国地方政府综合规模的时空特征 | 第33-39页 |
3.3.1 三次机构改革前后地方政府综合规模的差异 | 第33-36页 |
3.3.2 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综合规模的空间差异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综合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9-53页 |
4.1 分析方法及其工具 | 第39-42页 |
4.2 变量选取 | 第42-45页 |
4.2.1 政治因素 | 第42-43页 |
4.2.2 经济因素 | 第43-44页 |
4.2.3 社会因素 | 第44-45页 |
4.3 模型设立 | 第45-47页 |
4.4 数据的来源 | 第47页 |
4.5 Panel Data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7-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4-59页 |
5.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地方政府 | 第54页 |
5.2.2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破财政供养规模困局 | 第54-55页 |
5.2.3 健全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法律体制 | 第55-56页 |
5.2.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第56页 |
5.2.5 加强对于地方政府职能的社会监督 | 第56-5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附录:图表索引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