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妇女问题论文

企业女性员工职业倦怠成因探析及对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况第10-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况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4-15页
    1.3 重点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1.4 研究不足第16页
    1.5 研究方案第16-21页
        1.5.1 研究对象第16-17页
        1.5.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3 研究工具第18-21页
第2章 职业倦怠相关理论第21-26页
    2.1 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第21-22页
        2.1.1 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第21页
        2.1.2 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分类第21-22页
        2.1.3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第22页
    2.2 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理论第22-24页
        2.2.1 社会支持的定义第22页
        2.2.2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22-23页
        2.2.3 社会支持相关研究第23-24页
    2.3 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第24-26页
        2.3.1 Maslaeh的三维度理论第24页
        2.3.2 Melamed的单维度理论第24-25页
        2.3.3 归因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女性职业倦怠的实证分析第26-39页
    3.1 女性职业倦怠总体状况第26-27页
    3.2 女性职业倦怠个人因素分析第27-31页
        3.2.1 年龄与女性职业倦怠第27-29页
        3.2.2 文化程度与女性职业倦怠第29-30页
        3.2.3 性格倾向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0-31页
    3.3 女性职业倦怠家庭因素分析第31-33页
        3.3.1 婚姻状况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1-32页
        3.3.2 子女状况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2-33页
        3.3.3 家庭和谐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3页
    3.4 企业组织因素第33-35页
        3.4.1 劳动力的投入/回报率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4-35页
        3.4.2 工作压力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5页
        3.4.3 内部沟通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5页
    3.5 社会环境因素第35-37页
        3.5.1 社会经济环境与女性职业倦怠第35-36页
        3.5.2 工作环境女性职业倦怠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6.1 企业女性员工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度倦怠第37页
        3.6.2 企业女性员工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第37-39页
第4章 缓解企业女性员工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及对策第39-46页
    4.1 微观层面的建议第39-41页
        4.1.1 制定工作和家庭平衡计划第39-40页
        4.1.2 提高企业女员工对工作倦怠的认知及应对技巧第40-41页
    4.2 中观层面的建议第41-43页
        4.2.1 降低和消除组织中的工作家庭冲突源第41-42页
        4.2.2 为女性员工完成家庭义务提供正式的组织支持措施第42-43页
        4.2.3 注重对企业女性员工的非社会支持力度第43页
    4.3 宏观层面的建议第43-46页
        4.3.1 改变对企业女员工的双重角色期待第43-44页
        4.3.2 促进家务现代化和社会化第44-46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思考第46-50页
    5.1 研究结论第46-47页
    5.2 降低企业女员工工作压力、缓解倦怠的建议第47-48页
        5.2.1 以改变组织环境的方式缓解企业女员工的工作压力第47页
        5.2.2 提高企业女员工对工作家庭冲突及工作倦怠的认知第47-48页
        5.2.3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第48页
        5.2.4 制定家庭—工作平衡计划第48页
    5.3 后续研究的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关于企业女性员工的问卷调查表(样卷)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制研究
下一篇:湖南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