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19-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页
        1.4.3 研究创新第21-22页
第2章 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理论概述第22-29页
    2.1 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阐述第22-24页
        2.1.1 内部控制质量的界定第22-23页
        2.1.2 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第23-24页
    2.2 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阐述第24-26页
        2.2.1 债务融资成本的界定第24页
        2.2.2 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第24-26页
    2.3 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理论依据第26-29页
        2.3.1 代理理论第26-27页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7-28页
        2.3.3 信号传递理论第28-29页
第3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债务融资现状及影响分析第29-41页
    3.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现状第29-34页
        3.1.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及其发展特点第29页
        3.1.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及实施现状第29-34页
    3.2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第34-37页
        3.2.1 整体债务水平趋于稳定第34-35页
        3.2.2 银行借款是主要的债务融资方式第35-36页
        3.2.3 债券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第36-37页
    3.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第37-41页
        3.3.1 内部控制监督失效导致债务融资结构不合理第37-38页
        3.3.2 信息与沟通缺失造成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第38-39页
        3.3.3 内控体系不健全软化管理层的激励、约束第39页
        3.3.4 内部控制缺陷增加企业的信用债务违约风险第39页
        3.3.5 内部控制不完善弱化债权人保障机制第39-41页
第4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及衡量路径第41-48页
    4.1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第41-45页
        4.1.1 作用机理框架第41页
        4.1.2 内部控制质量、信息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第41-44页
        4.1.3 内部控制质量、经营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第44-45页
    4.2 债务融资成本的衡量路径第45页
    4.3 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路径第45-48页
第5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实证分析第48-63页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第48-51页
    5.2 研究设计第51-54页
        5.2.1 样本选择第51页
        5.2.2 模型设定第51页
        5.2.3 变量定义第51-54页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4-61页
        5.3.1 描述性统计检验第54页
        5.3.2 相关性分析第54-56页
        5.3.3 回归分析第56-57页
        5.3.4 进一步分析第57-59页
        5.3.5 稳健性检验第59-61页
    5.4 实证结论第61-63页
第6章 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对策第63-71页
    6.1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第63-66页
        6.1.1 增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债务融资成本的认识第63-64页
        6.1.2 设计符合业务发展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构建良好债务融资环境第64页
        6.1.3 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执行力度以降低信息风险第64页
        6.1.4 构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体系第64-65页
        6.1.5 重视以诚信为主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进而赢得债务投资者信心第65-66页
    6.2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经营效率提高第66-67页
    6.3 培育和提高债务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质量的认识与需求第67-68页
    6.4 加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第68-69页
        6.4.1 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第68页
        6.4.2 提高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监管力度第68-69页
    6.5 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引导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第69-71页
        6.5.1 强化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第69-70页
        6.5.2 降低政府干预并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第70-7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