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深部开采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矿区地质条件及巷道概况 | 第19-27页 |
2.1 矿区整体构造情况 | 第19-21页 |
2.1.1 地质概述 | 第19页 |
2.1.2 构造特征 | 第19-21页 |
2.1.3 水文地质 | 第21页 |
2.2 矿区煤层特征 | 第21-22页 |
2.3 老石16404运输平巷概况 | 第22-23页 |
2.4 巷道原设计支护方案 | 第23-24页 |
2.5 巷道破坏特征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支护理论分析 | 第27-37页 |
3.1 深井软岩巷道让压支护技术 | 第27-31页 |
3.1.1 巷道围岩与锚索支护的耦合变形 | 第27-29页 |
3.1.2 高强让压锚杆的支护作用机理研究 | 第29-31页 |
3.2 深井软岩巷道预应力支护技术 | 第31-34页 |
3.2.1 预应力支护结构的概念 | 第31-33页 |
3.2.2 预应力支护结构理论 | 第33-34页 |
3.3 高性能锚杆支护体系的概念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4. 16404运输巷道围岩力学性质 | 第37-49页 |
4.1 巷道围岩地应力显现规律 | 第37页 |
4.2 16404运输平巷岩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第37-48页 |
4.2.1 抗压强度实验 | 第38-40页 |
4.2.2 抗拉强度实验 | 第40-43页 |
4.2.3 抗剪强度实验 | 第43-47页 |
4.2.4 岩体参数折减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16404运输巷道数值模拟研究 | 第49-63页 |
5.1 数值分析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5.3 巷道开挖后无支护时变形破坏特征 | 第52-59页 |
5.3.1 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第52-55页 |
5.3.2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 第55-57页 |
5.3.3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5.4 16404运输巷道变形特征及规律 | 第59-60页 |
5.5 16404运输巷道变形控制思路和对策 | 第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6. 16404运输巷道支护参数设计 | 第63-75页 |
6.1 原支护方案下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第63-64页 |
6.2 锚杆锚索参数优化模拟 | 第64-73页 |
6.2.1 锚杆锚索布置方式模拟 | 第64-65页 |
6.2.2 锚杆锚索参数模拟 | 第65-72页 |
6.2.3 数值模拟分析结论 | 第72-73页 |
6.3 16404运输巷道最终支护方案 | 第73-7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