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场论文

现代农业经营目标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及规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理论基础第13-15页
        1.3.1 家庭承包经营理论第13-14页
        1.3.2 土地流转理论第14页
        1.3.3 产权理论第14-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4.1 有关现代农业的研究第15-17页
        1.4.2 有关家庭农场的研究第17-21页
    1.5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2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第23-39页
    2.1 我国家庭农场的形成第23-26页
        2.1.1 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催生家庭农场第23-24页
        2.1.2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包含家庭农场第24-25页
        2.1.3 家庭农场与城乡一体化相辅相成第25-26页
    2.2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第26-30页
        2.2.1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第26-27页
        2.2.2 我国家庭农场的特点第27-30页
    2.3 现代农业的内涵、目标及家庭农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第30-37页
        2.3.1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经营目标第30-31页
        2.3.2 家庭农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第31-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国内外典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及经验总结第39-49页
    3.1 国外典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以美、法、日为例第39-43页
        3.1.1 美国—大型家庭农场第39-41页
        3.1.2 法国—中型家庭农场第41-42页
        3.1.3 日本—小型家庭农场第42-43页
    3.2 我国典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第43-47页
        3.2.1 浙江宁波—工商注册登记公司模式第43-44页
        3.2.2 上海松江—集体承租模式第44-45页
        3.2.3 湖北武汉—分类经营模式第45页
        3.2.4 安徽郎溪—示范家庭农场模式第45-46页
        3.2.5 吉林延边—经济组织模式第46-47页
    3.3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总结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及规模研究第49-63页
    4.1 家庭农场适度模式及规模探讨—以山东省惠民县家庭农场为例第49-51页
        4.1.1 惠民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第49-50页
        4.1.2 惠民县家庭农场发展困境第50-51页
    4.2 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及影响因素第51-52页
        4.2.1 资源禀赋第51-52页
        4.2.2 经营项目第52页
        4.2.3 社会经济环境第52页
    4.3 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第52-56页
        4.3.1 我国家庭农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第53-54页
        4.3.2 认定或注册的家庭农场数量较少第54页
        4.3.3 经营品种较为单一第54-55页
        4.3.4 家庭农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第55-56页
    4.4 未来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对策与建议第56-62页
        4.4.1 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56-58页
        4.4.2 确定土地权属关系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第58-61页
        4.4.3 根据实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第61页
        4.4.4 构建新型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热泵与甲醇锅炉联合供暖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