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1.1.1 城市化 | 第15页 |
1.1.2 城镇化 | 第15-16页 |
1.1.3 新型城镇化 | 第16-17页 |
1.2 城市化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1.2.1 结构转换理论 | 第17-18页 |
1.2.2 人口迁移理论 | 第18-19页 |
1.2.3 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19-20页 |
1.2.4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 | 第20页 |
1.3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及政策 | 第22-24页 |
1.4.1 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指导精神 | 第22-23页 |
1.4.2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规划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汾西县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 | 第24-38页 |
2.1 汾西县县情概况 | 第24-26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4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6页 |
2.2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汾西城镇化 | 第26-31页 |
2.2.1 经济发展状况 | 第26-28页 |
2.2.2 社会发展状况 | 第28-29页 |
2.2.3 文化教育发展状况 | 第29-30页 |
2.2.4 医疗卫生及体育发展状况 | 第30-31页 |
2.3 改革开放至今的汾西县城镇化现状 | 第31-38页 |
2.3.1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 第31-32页 |
2.3.2 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 第32页 |
2.3.3 城镇化的规模和结构 | 第32-34页 |
2.3.4 城镇化的健康状况 | 第34-38页 |
第三章 汾西县新型城镇化的挑战与机遇 | 第38-45页 |
3.1 当前汾西县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 第38-42页 |
3.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8-40页 |
3.1.2 城镇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3.1.3 发展资金匮乏 | 第41页 |
3.1.4 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凸显 | 第41-42页 |
3.2 汾西县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 第42-43页 |
3.2.1 国家深化农村改革的机遇 | 第42页 |
3.2.2 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扶持机遇 | 第42页 |
3.2.3 国家制定脱贫目标的机遇 | 第42-43页 |
3.2.4 山西省关于区域发展新规划的机遇 | 第43页 |
3.3 化挑战抓机遇需要配套的政策协调的推进 | 第43-45页 |
3.3.1 落实精准帮扶的国家政策 | 第43页 |
3.3.2 推进扶贫产业发展 | 第43-44页 |
3.3.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对汾西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 第45-57页 |
4.1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45-51页 |
4.1.1 引导和扶持农业现代化建设 | 第45-47页 |
4.1.2 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 | 第47-49页 |
4.1.3 培育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质量 | 第49-50页 |
4.1.4 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 第50-51页 |
4.2 健全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 | 第51-52页 |
4.2.1 壮大城镇规模,形成合理结构 | 第51页 |
4.2.2 健全城镇职能,培育特色城镇 | 第51-52页 |
4.3 发展资金多元化,破除缺资难题 | 第52页 |
4.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52-55页 |
4.4.1 制度改革落实城乡一体化 | 第52-54页 |
4.4.2 构建城乡联合的规划和管理体系,实现协调发展 | 第54-55页 |
4.4.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第55页 |
4.5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城镇 | 第55-57页 |
4.5.1 科学合理规划城镇乡村建设用地 | 第55-56页 |
4.5.2 做好自然区保护和环境质量监测改善工作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