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资源型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朔州市平鲁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8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7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概述第18-24页
    1.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1.1.1 失地农民第18页
        1.1.2 社会保障第18页
        1.1.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第18-19页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第19-21页
        1.2.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第19-20页
        1.2.2 列宁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第20-21页
        1.2.3 毛泽东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第21页
    1.3 西方学者的理论第21-24页
        1.3.1 凯恩斯的社会保障理论第21-22页
        1.3.2 英国福利经济学思想第22-23页
        1.3.3 瑞典社会福利思想第23-24页
第二章 朔州市平鲁区失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的现状第24-29页
    2.1 朔州市平鲁区失地农民现状第24页
    2.2 朔州市平鲁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第24-29页
        2.2.1 补偿安置状况第24-25页
        2.2.2 养老及医疗保险状况第25-26页
        2.2.3 就业保障状况第26-29页
第三章 朔州市平鲁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3.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2页
        3.1.1 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第29-30页
        3.1.2 补偿标准较低第30页
        3.1.3 养老及医疗保障力度不足第30-31页
        3.1.4 技能单一就业问题突出第31-32页
    3.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3.2.1 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第32-33页
        3.2.2 土地征收及监督机制不规范第33-34页
        3.2.3 一次性安置制度弊端凸显第34页
        3.2.4 失地农民本身的素质限制第34-36页
第四章 化解朔州市平鲁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第36-49页
    4.1 借鉴国内外经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第36-40页
        4.1.1 国内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第36-39页
        4.1.2 国外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第39-40页
    4.2 完善煤矿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安置补偿标准第40-43页
        4.2.1 规范征地程序及监督机制第40-42页
        4.2.2 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第42页
        4.2.3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第42-43页
    4.3 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养老医疗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43-46页
        4.3.1 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第43-44页
        4.3.2 构建失地农民医疗保障模式第44-45页
        4.3.3 构建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模式第45-46页
    4.4 增强政策引导,搭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平台第46-49页
        4.4.1 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第46-47页
        4.4.2 培育劳动中介组织第47-48页
        4.4.3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第48-49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汾西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