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3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1.2.1 一带一路为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第12-13页 |
1.2.2 优先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制定西部对外开放战略 | 第13页 |
1.2.3 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可以探索出一条以开放促进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径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3.1 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 第14-15页 |
1.3.2 开放型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5页 |
1.3.3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战略及战略实施研究 | 第15-19页 |
1.3.4 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定量研究 | 第19-20页 |
1.3.5 区域发展比较度量研究 | 第20-23页 |
1.3.6 主要经济体内陆开发开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 | 第23-25页 |
1.4.研究方案 | 第25-30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5-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第2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30-45页 |
2.1 一带一路与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 | 第32-36页 |
2.1.1“一带一路”战略综述 | 第32-33页 |
2.1.2 区域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 第33-35页 |
2.1.3“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关系 | 第35-36页 |
2.2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 | 第36-38页 |
2.2.1 均衡发展理论 | 第36-37页 |
2.2.2 不均衡发展理论 | 第37-38页 |
2.3 全面立体开放战略理论 | 第38-45页 |
2.3.1 经济全球化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 | 第38-40页 |
2.3.2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经济开放的论述 | 第40-45页 |
第3章 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第45-64页 |
3.1 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第45-57页 |
3.1.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第45-53页 |
3.1.2 东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 第53-57页 |
3.2 中国东西部地区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 第57-60页 |
3.2.1 东西部地区外贸分析 | 第57-59页 |
3.2.2 东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第59-60页 |
3.3 东西部地区投资情况分析 | 第60-64页 |
3.3.1 东西部地区外资总量分析 | 第60-63页 |
3.3.2 东西部地区投资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第4章 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第64-75页 |
4.1 要素投入差距 | 第64-69页 |
4.1.1 资本积累差距 | 第64-65页 |
4.1.2 金融市场发展差距 | 第65-67页 |
4.1.3 人力资本因素 | 第67-69页 |
4.1.4 基础设施因素 | 第69页 |
4.2 经济结构差距 | 第69-71页 |
4.2.1 产业结构差异 | 第69-70页 |
4.2.2 所有制结构差异 | 第70-71页 |
4.3 政府与政策层面差异 | 第71-75页 |
4.3.1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差异 | 第71-73页 |
4.3.2 地方政府效率差异 | 第73-75页 |
第5章“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第75-83页 |
5.1“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意义 | 第75-78页 |
5.1.1“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 | 第75-77页 |
5.1.2“一带一路”对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77-78页 |
5.2 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挑战 | 第78-83页 |
5.2.1 经济结构与基础设施 | 第78-79页 |
5.2.2 人力资本层面 | 第79-80页 |
5.2.3 对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 第80页 |
5.2.4 地方政府推动“一带一路”的路径思路问题 | 第80-83页 |
第6章“一带一路”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83-87页 |
6.1 国家层面政策建议 | 第83-84页 |
6.1.1 重新定位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 | 第83页 |
6.1.2 对西部地区职能的科学分工 | 第83-84页 |
6.1.3 推动西部地区服务业建设 | 第84页 |
6.1.4 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 | 第84页 |
6.2 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角度建议 | 第84-87页 |
6.2.1 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优势产能 | 第84-85页 |
6.2.2 实施产业“反梯度转移”战略,走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85页 |
6.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第85页 |
6.2.4 发挥旅游和文化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 第85-86页 |
6.2.5 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 第86-87页 |
第7章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策略选择 | 第87-127页 |
7.1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 第87-93页 |
7.1.1 贵州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87-89页 |
7.1.2 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 第89-91页 |
7.1.3 招商引资面临的挑战 | 第91-92页 |
7.1.4 对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 第92-93页 |
7.2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新机遇 | 第93-97页 |
7.2.1 经济新常态带来发展新机遇 | 第93-94页 |
7.2.2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 | 第94-97页 |
7.3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策略选择 | 第97-127页 |
7.3.1 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 第98-99页 |
7.3.2 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 | 第99-101页 |
7.3.3 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 第101-104页 |
7.3.4 加快构建现代贸易体系 | 第104-113页 |
7.3.5 加快资本体系建设 | 第113-121页 |
7.3.6 建设教育科技基地 | 第121-123页 |
7.3.7 加快“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建设 | 第123-127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