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国家风险识别:机理与特质 | 第23-47页 |
2.1 国家风险的起源和发展 | 第23-25页 |
2.1.1 国家风险的起源 | 第23页 |
2.1.2 国家风险研究的发展 | 第23-25页 |
2.2 国家风险的内涵和外延 | 第25-41页 |
2.2.1 国家风险的内涵 | 第25-26页 |
2.2.2 国家风险的外延 | 第26-41页 |
2.3 后危机时代国家风险特征 | 第41-47页 |
第3章 国家风险评估:方法论 | 第47-63页 |
3.1 国家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 第47-53页 |
3.1.1 定性评估方法 | 第47-48页 |
3.1.2 定量评估方法 | 第48-52页 |
3.1.3 定量定性结合的评估方法 | 第52-53页 |
3.2 国家风险评估的著名机构及其所用方法 | 第53-63页 |
3.2.1 综合性国家风险评级机构 | 第53-56页 |
3.2.2 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机构 | 第56-58页 |
3.2.3 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58-59页 |
3.2.4 其他国家风险评级机构 | 第59-63页 |
第4章 国家风险评估:银行国际信贷政治风险计量模型 | 第63-74页 |
4.1 国家政治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3-67页 |
4.1.1 国家政治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64页 |
4.1.2 国家政治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第64-67页 |
4.2 国家政治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67-74页 |
4.2.1 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步骤 | 第67页 |
4.2.2 国家政治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 | 第67-74页 |
第5章 国家风险评估:银行国际信贷经济风险计量模型 | 第74-90页 |
5.1 国家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4-78页 |
5.1.1 国家经济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75-76页 |
5.1.2 国家经济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第76-78页 |
5.2 国家经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78-90页 |
5.2.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步骤 | 第79-80页 |
5.2.2 国家经济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 | 第80-90页 |
第6章 国家风险评估:综合评估及有效性检验—以泰国为例 | 第90-101页 |
6.1 泰国的国家政治风险评估 | 第90-93页 |
6.2 泰国的国家经济风险评估 | 第93-97页 |
6.3 泰国国家风险的综合评估 | 第97-98页 |
6.4 建立国家风险等级标准 | 第98-101页 |
第7章 国家风险评估:银行国际信贷在压力情景下的损失计量—以哈萨克斯坦为例 | 第101-116页 |
7.1 银行国际信贷预期损失计量 | 第101-102页 |
7.2 银行国际信贷国家风险压力测试 | 第102-107页 |
7.2.1 压力测试 | 第103-105页 |
7.2.2 国家风险压力测试 | 第105-107页 |
7.3 国家风险压力测试报告—以哈萨克斯坦为例 | 第107-116页 |
7.3.1 哈萨克斯坦压力测试背景说明 | 第107-108页 |
7.3.2 标准情景下哈萨克斯坦国家风险 | 第108-111页 |
7.3.3 压力测试情景设计 | 第111-113页 |
7.3.4 压力测试结果和分析 | 第113-116页 |
第8章 国家风险控制:银行国际信贷中的对策 | 第116-131页 |
8.1 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 第116-117页 |
8.2 国家风险的资本管理 | 第117-118页 |
8.3 国家风险的规模控制 | 第118-121页 |
8.4 国家风险的定价管理 | 第121页 |
8.5 国家风险的监测与预警 | 第121-124页 |
8.6 国家风险的转移缓释 | 第124-131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9.1 本文结论 | 第131-132页 |
9.2 研究展望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4页 |
个人简历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