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受控词表互操作方法 | 第14-15页 |
1.2.2 受控词表互操作实践 | 第15-16页 |
1.2.3 受控词表互操作标准 | 第16页 |
1.2.4 受控词表互操作问题 | 第16-17页 |
1.2.5 受控词表互操作质量及评价 | 第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互操作基础理论 | 第19-25页 |
2.1 互操作构建流程 | 第19-20页 |
2.2 互操作基本方法 | 第20-25页 |
2.2.1 词表连接方法与模型 | 第20-22页 |
2.2.1.1 词表连接方法 | 第20-21页 |
2.2.1.2 词表连接模型 | 第21-22页 |
2.2.2 概念映射方法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互操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45页 |
3.1 互操作基本方法 | 第25-30页 |
3.1.1 词表连接方法、模型 | 第25-26页 |
3.1.2 概念映射方法 | 第26-30页 |
3.1.2.1 映射类型 | 第26-27页 |
3.1.2.2 映射方向 | 第27-30页 |
3.1.2.3 映射数量 | 第30页 |
3.2 词表异构 | 第30-45页 |
3.2.1 结构异构 | 第30-37页 |
3.2.1.1 不同类型词表结构异构 | 第31-34页 |
3.2.1.2 相同类型词表结构异构 | 第34-37页 |
3.2.2 语法异构 | 第37-42页 |
3.2.2.1 语言差异 | 第38页 |
3.2.2.2 语法结构 | 第38-39页 |
3.2.2.3 词性构成 | 第39-40页 |
3.2.2.4 词形差异 | 第40-41页 |
3.2.2.5 特殊符号 | 第41-42页 |
3.2.2.6 先组式程度 | 第42页 |
3.2.3 语义异构 | 第42-45页 |
3.2.3.1 语词多义 | 第43页 |
3.2.3.2 语词关系不一致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互操作质量分析 | 第45-57页 |
4.1 互操作结果质量分析 | 第45-52页 |
4.1.1 定量指标设计 | 第45-47页 |
4.1.2 DDC与CLC映射结果定量分析 | 第47-52页 |
4.1.2.1 来源词表与目标词表概念映射及被映射情况 | 第47-48页 |
4.1.2.2 映射关系分布情况 | 第48-49页 |
4.1.2.3 映射关系中概念相关度分布情况 | 第49-50页 |
4.1.2.4 单个概念目标语词数量及关系分布情况 | 第50-51页 |
4.1.2.5 小结 | 第51-52页 |
4.2 互操作检索质量分析 | 第52-57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53-55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