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中英符号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放线菌资源 | 第11-13页 |
·放线菌概况 | 第11-12页 |
·放线菌的活性物质及抑菌性 | 第12-13页 |
·放线菌多相分类研究及方法 | 第13-14页 |
·传统分类 | 第13页 |
·化学分类 | 第13页 |
·分子分类 | 第13-14页 |
·土壤理化性质与放线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第14-16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14页 |
·放线菌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土壤理化性质与放线菌多样性的关系 | 第15-16页 |
·艾比湖湿地及其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16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艾比湖湿地3种植物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特征研究 | 第18-28页 |
前言 | 第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9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根际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0页 |
·根际土壤pH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根际土壤盐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根际土壤肥力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根际土壤理化指标在季节和植物类型上的相关性 | 第25-2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艾比湖湿地根际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 第28-42页 |
前言 | 第28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实验样品和仪器 | 第28页 |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数据处理和相关性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放线菌 16SrDNA序列PCR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艾比湖湿地三种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DGGE图谱的菌群相似性分析 | 第32-33页 |
·艾比湖湿地三种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DGGE图谱的菌群多样性分析 | 第33-34页 |
·艾比湖湿地三种植物根际放线菌优势菌群结构组成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39页 |
·艾比湖湿地三种植物根际放线菌多样性指数与环境间随季节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艾比湖湿地植物根际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2-51页 |
前言 | 第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4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 第44-45页 |
·抑菌菌株的初筛和复筛结果 | 第45-46页 |
·发酵条件初步优化结果 | 第46-4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5株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的多相分类研究 | 第51-57页 |
前言 | 第5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3页 |
·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放线菌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 | 第53-54页 |
·生理生化研究结果 | 第54-55页 |
·16S rDNA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5-5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创新点与展望 | 第57-58页 |
·创新点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附录一 | 第65-66页 |
附录二 | 第66-68页 |
附录三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