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以浙江龙盛并购德司达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3-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 第17-19页 |
一、国外学者有关跨国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 第17-18页 |
二、国内学者有关跨国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2页 |
一、体制环境 | 第20页 |
二、行业状况 | 第20-21页 |
三、企业组织因素 | 第21页 |
四、并购策略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文献评价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 | 第24-30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绩效理论 | 第24-27页 |
一、并购绩效概念 | 第24-25页 |
二、宏观绩效理论 | 第25-26页 |
三、微观绩效理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绩效衡量方法 | 第27-30页 |
一、事件研究法 | 第27-28页 |
二、会计指标法 | 第28-29页 |
三、平衡计分卡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浙江民企跨国并购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30-36页 |
第一节 浙江民企跨国并购现状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浙江民企跨国并购特征分析 | 第32-36页 |
一、交易总额上下起伏,交易规模总体偏小 | 第32-33页 |
二、并购目标集中化,控股意图明显 | 第33-34页 |
三、制造业并购集中,纵向并购模式为主 | 第34-35页 |
四、并购动因多元化,技术品牌获取为主因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浙江龙盛跨国并购德司达案例分析 | 第36-73页 |
第一节 并购主要参与方情况介绍 | 第36-38页 |
一、浙江龙盛集团 | 第36-37页 |
二、德司达集团 | 第37页 |
三、印度KIRI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第37-38页 |
四、新加坡KIRI控股有限公司 | 第38页 |
第二节 并购过程介绍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并购动因分析 | 第40-42页 |
一、拓展海外市场 | 第40-41页 |
二、获取尖端技术 | 第41页 |
三、寻求协同效应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并购绩效研究 | 第42-69页 |
一、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股东财富效应分析 | 第42-46页 |
二、基于会计指标法的长期经营绩效分析 | 第46-56页 |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长期战略绩效分析 | 第56-69页 |
第五节 影响浙江龙盛并购德司达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69-73页 |
一、有利的宏观体制环境 | 第69-70页 |
二、行业发展的需要 | 第70页 |
三、并购方雄厚的经济实力 | 第70页 |
四、并购目标的合理锁定 | 第70-71页 |
五、战略伙伴的恰当选择 | 第71页 |
六、巧妙的并购方式 | 第71-72页 |
七、并购后的有效整合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第74-76页 |
一、基于企业自身的微观层面建议 | 第74-75页 |
二、基于政府部门的宏观层面建议 | 第75-76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