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问题及目标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 | 第16-23页 |
·网络事件驱动模型 | 第16-17页 |
·多路复用非阻塞网络I/O | 第16-17页 |
·反应器模式 | 第17页 |
·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 第17-21页 |
·常用传输协议分析与比较 | 第17-20页 |
·移动网络链路回收机制 | 第20-21页 |
·移动推送通知服务 | 第21-22页 |
·APNs推送服务技术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PAOPR消息推送系统模型和实施策略 | 第23-36页 |
·模型的抽象及定义 | 第23-30页 |
·系统目标 | 第23-24页 |
·场景角色分析 | 第24-25页 |
·操作集合分析 | 第25-27页 |
·功能需求及非功能需求 | 第27-29页 |
·PAOPR系统模型的定义 | 第29-30页 |
·模型实施策略 | 第30-35页 |
·基于PAOPR系统模型的消息推送流程分析 | 第30-31页 |
·基于PAOPR系统模型的系统模块划分 | 第31-32页 |
·基于PAOPR系统模型的体系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多协议兼容的消息推送协议设计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PAOPR系统模型的消息推送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 | 第36-78页 |
·多协议兼容的高并发推送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第36-61页 |
·推送服务器总体设计 | 第36-38页 |
·多协议兼容的会话状态控制模块 | 第38-39页 |
·高并发推送请求处理服务 | 第39-43页 |
·APNs推送支持模块 | 第43-47页 |
·高并发TCP通信支持模块 | 第47-50页 |
·海量UDP通信支持模块 | 第50-55页 |
·高并发WebSocket通信支持模块 | 第55-59页 |
·连接清理模块 | 第59页 |
·控制台模块 | 第59-60页 |
·配置服务模块 | 第60-61页 |
·面向人群划分的应用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第61-67页 |
·数据支撑层设计 | 第62-63页 |
·服务层设计 | 第63-65页 |
·控制层接.设计与实现 | 第65-67页 |
·基于智慧链路保持策略和多端兼容的接收端设计与实现 | 第67-73页 |
·设计原理 | 第67-68页 |
·多端兼容的接收端设计 | 第68-71页 |
·智慧重连设计 | 第71-72页 |
·智慧心跳设计 | 第72页 |
·接收端原型实现 | 第72-73页 |
·多端兼容的推送端设计与实现 | 第73-77页 |
·设计原理 | 第73-75页 |
·移动终端场景推送端实现 | 第75页 |
·网页场景推送端实现 | 第75-76页 |
·推送端原型实现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78-86页 |
·测试环境 | 第78页 |
·功能测试 | 第78-81页 |
·定向推送测试 | 第78-79页 |
·多命令种类测试 | 第79页 |
·离线消息测试 | 第79页 |
·多接收端兼容测试 | 第79-80页 |
·多推送端兼容测试 | 第80页 |
·功能测试结论 | 第80-81页 |
·性能测试 | 第81-85页 |
·推送服务压力测试 | 第81-82页 |
·推送服务实时性测试 | 第82-83页 |
·终端耗电量测试 | 第83页 |
·终端耗流量测试 | 第83-84页 |
·性能测试结论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工作总结 | 第86页 |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