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再生资源利用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清洁生产理论 | 第17-18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第19-20页 |
·战略的定义 | 第19页 |
·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19-20页 |
·企业战略的层次 | 第20页 |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我国再生铜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我国废杂铜回收和再利用现状 | 第23-26页 |
·废杂铜的回收规模和分布 | 第23-24页 |
·企业结构 | 第24页 |
·进出口贸易 | 第24-25页 |
·工艺选择 | 第25-26页 |
·技术装备 | 第26页 |
·我国废杂铜综合利用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产业集中度低 | 第26页 |
·再生利用率低 | 第26-27页 |
·环境污染严重 | 第27页 |
·废铜回收体系不健全 | 第27-28页 |
·技术与装备相对落后 | 第28-29页 |
第四章 ZH公司再生铜利用的现状和战略环境分析 | 第29-43页 |
·ZH公司再生铜利用的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ZH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9页 |
·ZH公司再生铜的生产现状 | 第29-30页 |
·ZH公司再生铜的销售现状 | 第30-31页 |
·ZH公司再生铜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2-35页 |
·国家政策法规因素 | 第32-33页 |
·经济因素分析 | 第33页 |
·社会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技术水平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微观环境分析 | 第35-38页 |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6页 |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6-37页 |
·产业内竞争者的对抗 | 第37页 |
·供方议价实力 | 第37页 |
·买方议价实力 | 第37-38页 |
·ZH公司的SWOT分析 | 第38-43页 |
·优势分析 | 第38页 |
·劣势分析 | 第38-39页 |
·机会分析 | 第39-40页 |
·威胁分析 | 第40页 |
·战略匹配 | 第40-43页 |
第五章 ZH公司再生铜综合利用的战略选择和实施原则 | 第43-53页 |
·ZH公司的再生铜综合利用的战略选择 | 第43-44页 |
·ZH公司再生铜综合利用的战略规划 | 第44-45页 |
·指导思想 | 第44页 |
·基本原则 | 第44页 |
·远景目标 | 第44页 |
·战略描述 | 第44-45页 |
·ZH公司再生铜综合利用战略的实施原则 | 第45-53页 |
·立足长远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45-48页 |
·加大资源获取力度,保障资源有效供给 | 第48-49页 |
·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 第49-50页 |
·提升营销管理水平,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 第50-53页 |
第六章 ZH公司再生铜综合利用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3-59页 |
·组织保障 | 第53-55页 |
·人力资源保障 | 第55-56页 |
·技术保障 | 第56页 |
·资金保障 | 第56-59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9-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