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31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第11页
     ·森林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意识第11-12页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社会需要第12-13页
     ·森林多功能研究的意义第13页
   ·森林经营的多种模式第13-16页
     ·美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第13-15页
     ·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第15页
     ·加拿大国际模式林经营模式第15-16页
       ·日本流域管理系统经营模式第16页
   ·多种森林经营管理实践活动第16-17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第16-17页
     ·碳汇造林与国际碳贸易第17页
   ·森林多功能研究状况第17-28页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第17-27页
       ·森林多功能评价与森林原理第18-19页
       ·森林多功能特点第19-20页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复杂性第20-22页
       ·森林多功能分类第22-27页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第27-28页
   ·多变量评价研究第28-31页
     ·复杂系统评价的特点第29页
     ·多变量的可视化方法第29-30页
     ·雷达图的应用第30-31页
2 研究对象概况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第31-43页
   ·研究对象概况第31-33页
   ·制约森林多功能发挥的因素第33-34页
   ·研究区域需求分析第34-35页
   ·研究区域森林主要功能确定第35-36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36-43页
     ·研究目标第36页
     ·研究内容第36-37页
     ·研究方法第37-41页
       ·数据来源第37页
       ·林木生长量与蓄积量第37-38页
       ·碳储量计量第38-39页
       ·生物多样性调查第39-40页
       ·子功能与整体功能综合评价第40页
       ·评价结果的应用第40-41页
     ·技术路线第41-43页
3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43-51页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第43页
   ·评价方法第43-46页
   ·参数计算说明第46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6-51页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状况调查第46页
     ·数据处理第46-49页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49-50页
       ·山坡地与河岸地功能评价第49页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结果第49-50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50-51页
4 减少温室气体功能第51-57页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第51页
   ·评价方法第51-54页
     ·吸收与储存二氧化碳的计量方法第51页
     ·含碳率、扩大系数、木材密度的确定第51-52页
     ·立木材积与生长率、蓄积量模型第52-53页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计算第53-54页
     ·森林储存二氧化碳量计算第54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54-57页
5 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第57-63页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第57-58页
   ·评价方法第58-60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60-63页
6 木材生产功能评价第63-69页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第63-64页
   ·评价方法第64-65页
   ·参数计算说明第65-66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7 森林多功能综合评价第69-75页
   ·森林子功能同时表达第69-73页
   ·森林整体功能综合评价第73页
   ·森林多功能类型划分第73-75页
8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应用第75-83页
   ·多功能森林经营管理目标第75-76页
   ·多功能森林现地区划第76-78页
   ·多功能森林的诱导方法第78页
   ·多功能森林经营策略第78-83页
9 结论与讨论第83-85页
   ·主要结论第83-84页
   ·本文创新点第84页
   ·讨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个人简介第91-93页
导师简介第93-95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花玉兰花部性状多样性分析与抗旱性研究
下一篇:胡杨响应盐胁迫与离子平衡调控信号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