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红花玉兰花部性状多样性分析与抗旱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4页
   ·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3-14页
   ·植物胚胎学研究进展第14-16页
   ·木兰科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第16-18页
     ·逆境对木兰科树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6-17页
     ·逆境对木兰科树种细胞膜稳定性和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第17页
     ·逆境对木兰科树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7-18页
   ·木兰科植物的园林绿化应用第18-19页
   ·红花玉兰研究进展第19-24页
     ·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第20-21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1-22页
     ·花色形成表型分析及生化研究第22页
     ·抗逆性研究第22-24页
2 研究理论基础第24-32页
   ·植物数量分类学理论第24-25页
   ·植物生殖生物学理论第25-26页
   ·植物抗旱性理论第26-32页
     ·植物生长与干旱胁迫第27页
     ·光合生理与干旱胁迫第27-28页
     ·细胞膜系统与干旱胁迫第28-29页
     ·渗透调节物质与干旱胁迫第29-30页
     ·保护酶系统与干旱胁迫第30-32页
3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第32-44页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32页
   ·试验方法第32-42页
     ·红花玉兰花部性状调查第32-35页
     ·红花玉兰优良单株筛选第35-37页
     ·红花玉兰花发育细胞学观察第37页
     ·红花玉兰抗旱性研究第37-42页
       ·试验材料第37-38页
       ·试验设计第38页
       ·指标测定方法第38-42页
       ·数据分析第42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2-4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43-4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4-95页
   ·红花玉兰花部性状多样性分析第44-57页
     ·花瓣数目变异分析第44-45页
     ·花部形态特征变异分析第45-47页
     ·红花玉兰居群内变异分析第47-48页
     ·红花玉兰花部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第48-50页
     ·红花玉兰花部形态主成分分析第50-51页
     ·性状间聚类分析第51-52页
     ·居群内聚类分析第52-55页
     ·居群间聚类分析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红花玉兰优良单株筛选与分析评价第57-71页
     ·箩筐岩居群红花玉兰优良单株筛选第57-60页
     ·黄粮坪居群红花玉兰优良单株筛选第60-62页
     ·栗子坪居群红花玉兰优良单株筛选第62-66页
     ·高峰居群红花玉兰优良单株筛选第66-67页
     ·不同居群红花玉兰优良单株聚类分析第67-69页
     ·不同居群红花玉兰优良单株主成分分析第69-70页
     ·红花玉兰优良单株花部形态指标间相关分析第70页
     ·小结第70-71页
   ·红花玉兰花发育细胞学研究第71-79页
     ·胚珠发育第71页
     ·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形成第71-74页
     ·花药发育第74-75页
     ·花药壁的发育第75页
     ·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第75-78页
     ·小结第78-79页
   ·红花玉兰抗旱性研究第79-95页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第79-81页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81-82页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第82-86页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86-87页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87-89页
     ·干旱胁迫对红花玉兰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89-92页
     ·小结第92-9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95-100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95-96页
   ·讨论第96-98页
     ·红花玉兰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第96-97页
     ·红花玉兰种质资源的保护第97-98页
     ·红花玉兰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第98页
   ·研究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9页
个人简介第109-110页
导师简介第110-11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栓皮栎播种苗水氮需求规律研究
下一篇: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