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人欺诈投保与不可抗辩条款之适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现有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引出 | 第12-14页 |
二、不可抗辩条款的制度构造 | 第14-19页 |
(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制度由来 | 第14页 |
(二)不可抗辩条款的目的和价值 | 第14-15页 |
(三)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 | 第15-19页 |
1.适用险种 | 第16-17页 |
2.适用行为 | 第17-18页 |
3.适用例外 | 第18-19页 |
三、欺诈投保之不适用“不可抗辩条款” | 第19-27页 |
(一)欺诈投保之不适用“不可抗辩条款”的原因 | 第19-21页 |
1.我国保险业欺诈现象严重 | 第19-20页 |
2.适用绝对不可抗辩条款的条件不成熟 | 第20页 |
3.保险人尽职调查能力有限 | 第20-21页 |
(二)排除不可抗辩条款之适用的两种方案 | 第21-27页 |
1.以合同法之撤销权撤销保险合同 | 第21-24页 |
2.增设“不可抗辩条款”的例外情形 | 第24-27页 |
四、告知义务履行过程中欺诈投保类型化研究 | 第27-38页 |
(一)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和欺诈投保之间的关系 | 第27-32页 |
1.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和欺诈投保之间的基本关系 | 第27-28页 |
2.欺诈投保的特征 | 第28-32页 |
(二)欺诈投保的分类 | 第32-33页 |
1.按照时间顺序分类 | 第32-33页 |
2.按照保险的种类分类 | 第33页 |
(三)欺诈投保的类型化研究 | 第33-38页 |
1.故意虚构保险标的 | 第33-34页 |
2.编造不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虚假的事故原因 | 第34-35页 |
3.故意夸大或扩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 | 第35-36页 |
4.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谢辞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