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因私有化主动退市的法制构建--以保护中小股东为中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因私有化主动退市的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一、主动退市与上市公司私有化 | 第16-18页 |
(一)主动退市的界定和分类 | 第16-17页 |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价值 | 第18-21页 |
(一)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 | 第19-20页 |
(二)促进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 第20页 |
(三)节约税负 | 第20-21页 |
(四)规避监管,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 第21页 |
三、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合理性和规制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合理性基础:公司自治 | 第21-23页 |
(二)私有化交易规制之必要性 | 第23页 |
四、私有化中保护中小股东的意义 | 第23-26页 |
(一)实现股权实质平等 | 第24页 |
(二)利于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秩序化 | 第24-25页 |
(三)促进证券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实践困境 | 第26-35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案例 | 第26-30页 |
(一)中石化私有化方式:要约收购+吸收合并 | 第27-28页 |
(二)中石油私有化动因:产业链整合要求 | 第28-30页 |
二、私有化案例中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一)私有化交易之信息不对称 | 第30页 |
(二)私有化交易之强迫性 | 第30-31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面临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直接规制私有化交易的法律缺位 | 第31页 |
(二)私有化交易中保护中小股东的指导思想缺位 | 第31-32页 |
(三)私有化交易中保护中小股东的具体制度瑕疵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美国上市公司因私有化主动退市的法制 | 第35-47页 |
一、美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运作方式 | 第35-36页 |
(一)要约收购+简式合并 | 第35-36页 |
(二)长式合并 | 第36页 |
二、美国私有化法律规制中对中小股东的保护 | 第36-41页 |
(一)联邦证券法对私有化交易中小股东的保护 | 第37-39页 |
(二)程序上之保护 | 第39-40页 |
(三)州公司法对私有化交易中小股东的保护 | 第40-41页 |
(四)特殊的诉讼制度 | 第41页 |
三、美国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发展 | 第41-47页 |
(一)完全公平审查原则 | 第41-44页 |
(二)过度保护中小股东的负面效应 | 第44-45页 |
(三)美国法院审查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合理限制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主动退市的法制构建 | 第47-53页 |
一、以保护中小股东为中心统一构建私有化交易法制 | 第47-48页 |
二、私有化交易法制中保护中小股东的具体制度构建 | 第48-53页 |
(一)事前控制:制定合理的私有化决策机制 | 第48-49页 |
(二)事中控制:增强董事信义义务的可执行性 | 第49页 |
(三)事中控制:强化私有化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四)事后控制:完善异议股东的救济制度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