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球红细菌遗传操作体系的构建及其产辅酶Q10代谢工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文文摘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辅酶Q10简介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辅酶Q10的生产方法及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辅酶Q10的高产菌株育种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类球红细菌 | 第16-18页 |
第五节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六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类球红细菌接合转移方法的研究 | 第21-3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强启动子的筛选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不同启动子过表达ddsa | 第45-5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温度敏感性质粒筛选 | 第55-6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62-65页 |
第五章 定向进化代谢工程改造RS | 第65-73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65-69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