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圣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对话理论的背景与圣经的对话性特征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对话理论的背景 | 第14-17页 |
一、巴赫金的宗教思想背景 | 第15-16页 |
二、相似的转型期背景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页 |
第二节 圣经的对话特征 | 第17-28页 |
一、神人对话与人人对话 | 第18-20页 |
二、对话理论的对话特征 | 第20-22页 |
三、圣经的对话特征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言语体裁和时空体 | 第28-46页 |
第一节 言语体裁问题 | 第28-36页 |
一、传统体裁理论视阈中的圣经体裁 | 第28-30页 |
二、言语体裁理论 | 第30-33页 |
三、圣经的“长篇小说化”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第二节 时空体 | 第36-46页 |
一、圣经的场景化重复与时空模糊 | 第37-39页 |
二、时空体理论 | 第39-40页 |
三、圣经叙事的时空维度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复调与狂欢化 | 第46-66页 |
第一节 复调 | 第46-55页 |
一、人物与结构 | 第47-49页 |
二、《约伯记》 | 第49-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二节 狂欢化 | 第55-66页 |
一、文体与世界观 | 第56-58页 |
二、福音书 | 第58-63页 |
小结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