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魔鬼形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6页
第一章 西方和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魔鬼形象第16-26页
 一、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魔鬼形象第16-18页
  (一)恶的代表者第16-17页
  (二)睥睨权威的上帝对抗者第17-18页
 二、日本本土文化中的鬼魔形象第18-22页
  (一)“万物有灵”观念的高度凝结第18-19页
  (二)剪不断的人鬼缘第19-21页
  (三)“魔”与“鬼”的渗透融合第21-22页
 三、日本鬼魔与西方魔鬼的比较第22-26页
  (一)形象的外部特征第22-23页
  (二)形象展现出的文化性格第23-24页
  (三)形象表达的社会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芥川龙之介的魔鬼观念及分类第26-38页
 一、芥川龙之介的魔鬼情结第26-31页
  (一)关于“恶”第26-28页
  (二)关于“地狱”第28-29页
  (三)关于“死亡”第29-31页
 二、芥川龙之介作品中魔鬼的分类第31-38页
  (一)“魔性”的魔鬼形象第32-33页
  (二)“兽性”的魔鬼形象第33-34页
  (三)“人性”的魔鬼形象第34-38页
第三章 芥川独特的魔鬼形象——作为“多余人”的魔鬼第38-50页
 一、文学史上传统的“多余人”形象第38-41页
  (一)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第38-40页
  (二)中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第40-41页
 二、无用无害的精灵——芥川的“多余人”魔鬼形象的特点第41-45页
  (一)“无用”、“无害”的基本特征第41-42页
  (二)回环下降的命运第42-44页
  (三)“反故事”的角色定位第44-45页
 三、“无用魔鬼”在文化语境下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第45-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体叙事伦理研究--以《洛丽塔》为研究个案
下一篇: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圣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