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技术工人隐性共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 隐性知识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隐性知识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4-16页
  (一) 研究框架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第16-22页
 一、隐性知识相关理论第16-19页
  (一) 隐性知识的内涵第16页
  (二) 隐性知识的特性第16-17页
  (三) 隐性知识的转移共享第17-19页
 二、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第19-21页
  (一) 隐性知识粘滞性障碍第19-20页
  (二) 隐性知识垄断性障碍第20页
  (三) 隐性知识难以编码性障碍第20-21页
 三、技术工人概念界定第21-22页
第三章 技术工人隐性知识分析第22-30页
 一、技术工人的隐性知识第22-26页
  (一) 技术工人的隐性知识结构与特性第23-24页
  (二) 技术工人隐性知识获取路径第24-26页
 二、技术工人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假设第26-30页
  (一) 知识共享主体影响因素及假设第26-27页
  (二) 知识共享组织环境影响因素及假设第27-28页
  (三) 知识共享制度影响因素及假设第28-30页
第四章 模型建立与问卷设计第30-33页
 一、共享概念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第31页
 三、问卷设计第31-32页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32-33页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假设检验第33-44页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3-35页
 二、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5-37页
 三、量表的因子分析第37-40页
 四、量表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40-43页
 五、假设检验第43-4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第44-46页
 一、研究结论第44页
 二、管理启示第44-45页
 三、本文的局限性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第51-53页
个人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铁岭市中小企业援助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