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 第10页 |
·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第10页 |
·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10-11页 |
·有助于当前中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 第11页 |
·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关于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关于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关于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与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动态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4-24页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4页 |
·道德 | 第14页 |
·道德教育、马克思道德教育与中学生道德教育 | 第14页 |
·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4-24页 |
·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是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 | 第14-15页 |
·道德教育是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5-16页 |
·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重点 | 第16-17页 |
·道德教育要倡导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新道德 | 第17-19页 |
·道德教育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 | 第19-20页 |
·道德教育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批判错误思潮的道德说教 | 第20-21页 |
·运用各种灵活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 第21-24页 |
3 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36页 |
·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 第24-29页 |
·中学生道德教育取得明显实效 | 第27-28页 |
·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 | 第29-31页 |
·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不到位 | 第31-32页 |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中学生个人素质的欠缺 | 第33-36页 |
4 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36-44页 |
·要始终坚持把中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 | 第36-37页 |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第37页 |
·要始终坚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第37-38页 |
·要始终坚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第38-39页 |
·改变重智轻德的思想观念 | 第38-39页 |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 第39页 |
·把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统一起来 | 第39页 |
·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 第39-44页 |
·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 第40页 |
·拓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道德教育的时代性 | 第40-41页 |
·拓展道德教育的途径,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第41页 |
·拓展道德教育的方法,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