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轴与后桥振动关键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传动系统振动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传动轴、后桥振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2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传动轴-后桥系统耦合振动机理分析 | 第20-32页 |
·传动轴-后桥系统耦合振动传递路径 | 第20-23页 |
·传动系统基本结构及动力传递 | 第20-22页 |
·传动轴-后桥系统的振动传递路径 | 第22-23页 |
·传动轴振动产生的机理 | 第23-27页 |
·万向节的运动学分析 | 第23-25页 |
·万向节的动力学分析 | 第25-27页 |
·齿轮系统振动产生的机理 | 第27-31页 |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激励 | 第28-29页 |
·齿轮误差激励 | 第29-31页 |
·齿轮啮合冲击激励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 第32-54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7页 |
·理论建模方法 | 第32-33页 |
·准双曲面齿轮受力分析 | 第33-35页 |
·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 第37-42页 |
·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及其简化 | 第37-39页 |
·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39-42页 |
·动力学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42-48页 |
·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 第42-43页 |
·动力学方程的无量纲化 | 第43-45页 |
·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结果 | 第45-48页 |
·准双曲面齿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第48-53页 |
·支承刚度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啮合间隙对齿轮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传动轴-后桥总成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 第54-79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方程 | 第54-61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第54-56页 |
·传动轴-后桥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其简化 | 第56-61页 |
·传动轴-后桥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第61-67页 |
·等效转动惯量 | 第61-62页 |
·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 | 第62-64页 |
·齿轮系统内部激励 | 第64-66页 |
·系统的外部激励分析 | 第66-67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67-69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第69-78页 |
·传动轴、后桥对传动轴-后桥总成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69-73页 |
·轴承支承刚度对传动轴-后桥总成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73-77页 |
·齿轮间隙对传动轴-后桥总成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传动轴-后桥总成系统仿真及试验分析 | 第79-98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9-84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模型的建立 | 第79-80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80-82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刚柔混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82-84页 |
·传动轴-后桥总成动态响应结果与分析 | 第84-92页 |
·传动轴、后桥对总成系统振动的影响 | 第84-87页 |
·支承刚度对传动轴-后桥振动的影响 | 第87-88页 |
·齿轮间隙对传动轴-后桥振动的影响 | 第88-90页 |
·不同转速时传动轴-后桥总成仿真分析 | 第90-92页 |
·齿侧间隙及支承刚度对振动影响的试验分析 | 第92-96页 |
·齿侧间隙对振动影响的试验分析 | 第93-94页 |
·支承刚度对振动影响的试验分析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8-101页 |
·总结 | 第98-99页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