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径 | 第13-14页 |
2 国企党建工作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企业与国有企业 | 第14-15页 |
·国有企业党建与国企党建科学化 | 第15页 |
·国企党建工作的内容目标与方针原则 | 第15-18页 |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 | 第16-17页 |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遵循的方针 | 第17-18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内涵与特征 | 第18-20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内涵 | 第18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特征 | 第18-19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第20-21页 |
·企业动力能力理论 | 第21-22页 |
·企业知识基础理论 | 第22-23页 |
3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 第23-28页 |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23-24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国有煤化企业党组织的发展的关系 | 第24-25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 | 第25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组织保障和监督保障 | 第25-26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第26-28页 |
4 新时期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初步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第28页 |
·巩固提高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前) | 第28-29页 |
·动荡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前) | 第29页 |
·承前启后阶段(改革开放至今) | 第29页 |
·新时期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新时期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成就 | 第30页 |
·新时期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困境 | 第30-31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维护国有煤化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不够 | 第31-32页 |
·承担国有煤化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力度不够 | 第32页 |
·国有煤化企业欠缺企业文化自身建设特色 | 第32-33页 |
·制度和监管严重缺陷导致频发国企高管腐败现象 | 第33-34页 |
·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 第34-35页 |
5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 第35-44页 |
·结合人力资源原则的党员队伍管理 | 第35-37页 |
·转向注重党员队伍管理以党员本位的理念 | 第35-36页 |
·转向提升素质的党员队伍自我管理 | 第36页 |
·保障动态管理流动党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 | 第36-37页 |
·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37-38页 |
·以制度建设作为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 第37-38页 |
·以精细管理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心 | 第38页 |
·结合企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第38-40页 |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39页 |
·始终贯穿企业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39页 |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39-40页 |
·从提高企业凝聚力开展群众工作 | 第40-41页 |
·建立健全联系的贴心制度 | 第40-41页 |
·建立健全服务的舒心制度 | 第41页 |
·建立健全矛盾排解的顺心制度 | 第41页 |
·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力的党风廉政建设 | 第41-44页 |
·以企业自身情况建设企业廉政文化 | 第42页 |
·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 第42-43页 |
·以效能监督提高廉政建设效果 | 第43-4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