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方案 | 第16-18页 |
第2章 离心通风器及分离理论 | 第18-33页 |
·离心通风器结构 | 第18页 |
·离心通风器内流动状态与分离机理 | 第18-19页 |
·径向内流式离心通风器理论 | 第19-24页 |
·临界油珠尺寸 | 第19-21页 |
·转子压力损失 | 第21页 |
·离心力场的速度与加速度 | 第21-23页 |
·离心力场的强度及某处压力 | 第23-24页 |
·离心力场内单位质量的运动情况 | 第24页 |
·离心通风器内两相流流流动 | 第24-28页 |
·容积分数·质量分数·质量流分数·填装比·质心距离 | 第24-26页 |
·颗粒对流体贡献的压强的可忽略性 | 第26页 |
·两相混合物热力学参数 | 第26-27页 |
·两相流流动的音速 | 第27-28页 |
·颗粒相的特性 | 第28-33页 |
·颗粒的形状与尺寸 | 第28-29页 |
·刚性球的阻力 | 第29页 |
·可变形液滴的阻力 | 第29-30页 |
·油滴颗粒的视质量力 | 第30页 |
·巴西特(basset)加速度力 | 第30-31页 |
·压强梯度力 | 第31页 |
·马格努斯力 | 第31页 |
·滑移剪切升力 | 第31-33页 |
第3章 数值计算 | 第33-45页 |
·空气与润滑油的物性参数 | 第33页 |
·计算域的选取 | 第33-35页 |
·计算网格的划分 | 第35-36页 |
·结构方案与工况参数的定义 | 第36-37页 |
·分离效率与通风阻力的定义 | 第37页 |
·连续相求解处理 | 第37-40页 |
·雷诺应力模型 | 第37-38页 |
·靠近壁面区域的处理 | 第38-40页 |
·颗粒相的模拟 | 第40-45页 |
·DPM 模型 | 第40-41页 |
·颗粒喷射文件的定义 | 第41-43页 |
·颗粒的追踪方式 | 第43页 |
·油滴碰壁的模拟 | 第43-45页 |
第4章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通风阻力计算模型的校验 | 第45页 |
·工况因素对通风阻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结构因素对通风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工况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通风器内颗粒直径的分布 | 第48页 |
·转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通风流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结构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0-54页 |
·离心通风器内气流的涡结构与流动特点 | 第50-52页 |
·辐板顶圆半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通风孔偏心距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通风孔偏心距下的转子壁面油膜的分布 | 第54-56页 |
·转子壁面上的剪切应力分布 | 第54-55页 |
·转子壁面上的油膜厚度分布 | 第55-56页 |
第5章 计算结果的数学回归分析 | 第56-66页 |
·线性回归理论 | 第56-57页 |
·整体回归模型 | 第56页 |
·样本回归模型 | 第56-57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57-60页 |
·拟合优度检验 | 第57-58页 |
·相关系数检验 | 第58-59页 |
·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检验(t 检验) | 第59页 |
·回归方程整体性检验(F 检验) | 第59-60页 |
·二元趋势面回归分析 | 第60-61页 |
·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二元趋势面回归分析的检验方法 | 第61页 |
·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61-66页 |
·通风阻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61-62页 |
·分离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