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积极心理学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运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8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5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8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积极心理学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第2章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方法第21-28页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第21-22页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第21页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第21-22页
     ·积极心理学的前景第22页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第22-24页
     ·主观层面:积极的情感体验第22-23页
     ·个体层面:积极的人格特质第23-24页
     ·群体层面:积极的组织系统第24页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方法第24-28页
     ·积极心理辅导法第24-25页
     ·积极情感体验法第25-26页
     ·积极人格培养法第26页
     ·积极情境建构法第26-28页
第3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积极心理学方法之比较第28-38页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相通性第28-31页
     ·理念的相似性第28-29页
     ·目标对象的一致性第29-30页
     ·方法手段的互补性第30-31页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着眼点之比较第31-33页
     ·关注问题与关注优势第31页
     ·关注结果与关注过程第31-32页
     ·关注当下与关注发展第32-33页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对话方式之比较第33-35页
     ·自上而下与平等尊重第33-34页
     ·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第34页
     ·信息不畅与有效沟通第34-35页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途径形式之比较第35-38页
     ·课堂教学与团体辅导第35-36页
     ·个别工作与个案协助第36页
     ·专项工作与潜移默化第36-38页
第4章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探新第38-49页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第38-42页
     ·关注并提升主观幸福感第38-39页
     ·培养体验“心流”的能力第39-40页
     ·引入五阶段辅导法消除消极情绪第40-42页
   ·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的积极人格第42-46页
     ·发掘积极人格特质第42-43页
     ·培养高自尊的人格第43-44页
     ·培养现实的乐观主义第44-46页
   ·塑造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环境第46-49页
     ·建构积极的校园物质环境第46-47页
     ·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制研究
下一篇: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