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引言 | 第16-18页 |
1.2 驾驶员误踩操作行为分析 | 第18-19页 |
1.3 近红外信号及其应用研究 | 第19-25页 |
1.3.1 fNIRS成像原理概述 | 第20页 |
1.3.2 fNIRS采集参数配置 | 第20-22页 |
1.3.3 fNIRS信号分析 | 第22-23页 |
1.3.4 fNIRS应用研究 | 第23-25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基于动态贝叶斯推论的脑功能效应连接建模 | 第26-38页 |
2.1 脑功能网络概述 | 第26-28页 |
2.1.1 功能分化与功能整合 | 第26页 |
2.1.2 大脑功能连接和效应连接 | 第26-28页 |
2.2 耦合函数 | 第28-30页 |
2.3 基于DBI的耦合函数定量分析 | 第30-33页 |
2.3.1 贝叶斯定理 | 第30-32页 |
2.3.2 耦合函数的定量分析 | 第32-33页 |
2.4 耦合函数有效性检验 | 第33-36页 |
2.4.1 替代信号检验 | 第33-34页 |
2.4.2 替代信号构建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驾驶员误踩操作实验方案设计 | 第38-52页 |
3.1 误踩实验研究系统架构与设备 | 第38-41页 |
3.1.1 实验系统架构 | 第38-39页 |
3.1.2 模拟驾驶器 | 第39-40页 |
3.1.3 fNIRS测量仪 | 第40-41页 |
3.2 驾驶员fNIRS信号采集与分析 | 第41-43页 |
3.2.1 监测脑区的选择 | 第41-42页 |
3.2.2 fNIRS信号的生理来源 | 第42-43页 |
3.3 fNIRS信号预处理分析 | 第43-47页 |
3.4 基于耦合函数建立驾驶员效应连接模型 | 第47-51页 |
3.4.1 fNIRS信号小波变换 | 第48-49页 |
3.4.2 脑效应连接模型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误踩操作行为的脑功能效应连接特性分析 | 第52-74页 |
4.1 误踩操作实验 | 第52-55页 |
4.1.1 招募驾驶员被试 | 第52页 |
4.1.2 实验流程 | 第52-54页 |
4.1.3 fNIRS信号采集与预处理 | 第54-55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55-58页 |
4.2.1 小波幅值 | 第55-56页 |
4.2.2 基于耦合函数的EC网络计算 | 第56-57页 |
4.2.3 驾驶行为数据分析 | 第57-58页 |
4.2.4 统计分析 | 第5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8-69页 |
4.3.1 驾驶行为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4.3.2 小波幅值分析结果 | 第59-62页 |
4.3.3 效应连接结果 | 第62-68页 |
4.3.4 脑区间EC与驾驶行为相关性分析 | 第68-69页 |
4.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69-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驾驶操作下性别因素对脑功能效应连接的影响分析 | 第74-88页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74-76页 |
5.1.1 研究背景 | 第74页 |
5.1.2 实验步骤与数据采集 | 第74-76页 |
5.2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 第76-78页 |
5.2.1 fNIRS信号预处理与分析 | 第76-77页 |
5.2.2 驾驶行为信息分析与统计分析 | 第77-78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8-85页 |
5.3.1 驾驶行为分析结果 | 第78页 |
5.3.2 效应连接结果 | 第78-85页 |
5.3.3 脑功能与误踩行为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85页 |
5.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85-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