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荷载下土工格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27页 |
·楔形桩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7页 |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研究与应用 | 第17-23页 |
·土工格栅在地基处理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 第23-25页 |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研究与应用 | 第25-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楔形桩沉桩效应试验研究 | 第30-38页 |
·引言 | 第30页 |
·模型试验 | 第30-3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竖向位移分析 | 第32-34页 |
·径向位移分析 | 第34-36页 |
·沉桩深度与贯入力的关系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垫层工作性状研究 | 第38-59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模型试验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厚度变化和有无土工格栅对垫层变形模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格栅层数、铺设位置变化对垫层变形模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三维数值模拟 | 第42-43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基本模型与计算参数 | 第43页 |
·加筋垫层的应力场 | 第43-50页 |
·加筋垫层的位移场 | 第50-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柔性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 第59-81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试验概况 | 第60-62页 |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79页 |
·桩-土平均沉降差 | 第62-63页 |
·桩体应力 | 第63-66页 |
·平均桩-土应力比 | 第66-68页 |
·荷载-沉降曲线 | 第68-70页 |
·荷载传递规律 | 第70-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分析 | 第81-93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理论分析及计算模型 | 第82-85页 |
·基本假定及计算模型 | 第82页 |
·桩-土-垫层相互作用分析 | 第82-85页 |
·路堤荷载下桩-土-垫层相互作用分析 | 第85页 |
·实例分析 | 第85-91页 |
·计算参数取值 | 第85页 |
·Q-S曲线 | 第85-86页 |
·基底下反力分布特征 | 第86-88页 |
·垫层对沉降差的影响 | 第88-90页 |
·楔角对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柔性桩复合地基变形分析的变分法 | 第93-98页 |
·引言 | 第93页 |
·计算模型及位移变分法 | 第93-95页 |
·基本假定及计算模型 | 第93-94页 |
·位移变分法 | 第94-95页 |
·实例分析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18-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