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引言第14-24页
 一、缘起:私权的忧郁第14-15页
 二、问题:传统抑或现代第15-20页
 三、时段选择第20-22页
 四、关于贡献第22-24页
第一章 现代性、政治与私权第24-45页
 一、现代性的抽象历史塑造第24-27页
 二、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新历史观及其审思第27-30页
 三、现代性的政治隐喻——差异、断裂与延续第30-37页
  (一)古典政治史与现代政治史:循环与目的第31-33页
  (二)现代政治的反思:差异、断裂与延续第33-37页
 四、现代性、政治与私权第37-45页
  (一)国外私法与政治的关联研究第37-39页
  (二)反思与拓展第39-41页
  (三)本文的私法与政治研究路径第41-45页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私权境遇第45-97页
 一、传统政治话语中私权的缺失第45-55页
  (一)儒家思想与传统政治话语的表达第45-47页
  (二)如何看待《大清律例》中的“民事规定”第47-55页
 二、实践政治下的私权状况第55-94页
  (一)官方制度的现实修正——“别籍异财”之反思第56页
  (二)司法裁判与私法保护——兼评黄宗智“表达与实践之背离”第56-79页
  (三)传统私权真的忧郁吗——以习惯法为分析对象第79-94页
 三、小结:话语与实践差异下的私权空间第94-97页
第三章 变法晚清:新与旧第97-118页
 一、传统框架下的历史话语重构第97-100页
  (一)新政治话语产生的背景第97-98页
  (二)新政治话语的表现第98-100页
 二、“私权”话语及其制度的转变第100-115页
  (一)清末出洋考察大臣的私权认识第100-103页
  (二)具体修法中的私权意识第103-109页
  (三)《大清民律草案》中的私权表达第109-115页
 三、小结:进步与保守第115-118页
第四章 民初司法:语境与实践第118-164页
 一、新政治话语的形式第118-125页
  (一)种族革命与现代性话语的结合第118-123页
  (二)民族主义与私权话语第123-125页
 二、民国初年司法实践中的私权第125-147页
  (一)前清与民事相涉法律之效力第126-127页
  (二)前清民事法律之适用第127-134页
  (三)习惯法之适用问题第134-141页
  (四)条理的功能第141-147页
 三、个体与国家——新政治话语下的私权保护第147-161页
  (一)权力分立与私权保护第148-153页
  (二)民刑相分第153页
  (三)法律行为的效力与行政权力第153-154页
  (四)宗教组织与国家权力——关于庙产案件的反思第154-157页
  (五)家财与私产第157-159页
  (六)新政治语境下的家族功能第159-161页
 四、小结:旧社会与新国家第161-164页
第五章 权力反思:大政治与小私权第164-177页
 一、文化与制度争论下的私权审思第165-167页
 二、传统还是现代:再谈私权忧郁的根源第167-169页
 三、传统的发明与私权认知第169-170页
 四、大政治下的私权反思第170-177页
  (一)建国后私权的辗转第170-175页
  (二)私权观念的注塑第175-177页
结语:忧郁中前行第177-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7页
后记第187-188页
关于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雇佣关系与员工态度、行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清末议会政治的构建研究(1905-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