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S Vitrual.Lab的起落架虚拟静力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注释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虚拟现实技术与刚柔耦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刚柔耦合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引言 | 第18页 |
·子结构模态综合法 | 第18-21页 |
·修正的子结构模态法 | 第18-21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1-24页 |
·广义坐标选择 | 第21页 |
·刚体多体动力学方程 | 第21-22页 |
·柔性体运动学方程 | 第22页 |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方程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虚拟试验仿真模型构建与静力试验工况设定 | 第25-46页 |
·引言 | 第25页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25-26页 |
·主起落架虚拟落震与虚拟静力试验模型建立 | 第26-31页 |
·直升机主起落结构件运动副添加 | 第28-29页 |
·直升机主起落架落静力试验模具设计 | 第29-30页 |
·静力试验夹具系统加载方式与运动副的添加 | 第30-31页 |
·直升机落震参数设定 | 第31-37页 |
·起落架系统填充参数设定依据 | 第31-35页 |
·缓冲器空气弹簧力与油液阻尼力设定 | 第31-33页 |
·轮胎力 | 第33-35页 |
·起落架减缩质量设定依据 | 第35-36页 |
·带前飞速度三点着陆时主起落架减缩质量 | 第35-36页 |
·带前飞速度两点着陆时主起落架减缩质量 | 第36页 |
·起落架缓冲器参数设定 | 第36-37页 |
·直升机主起落震仿真 | 第37-42页 |
·低压腔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高压腔参数设定 | 第39-41页 |
·轮胎压缩量 | 第41页 |
·起落架各构件之间转角的变化 | 第41-42页 |
·起落架着陆载荷确定 | 第42-45页 |
·垂直载荷与起转载荷的确定 | 第43-45页 |
·不对称着陆情况载荷确定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起落架构件及夹具柔性化模型 | 第46-59页 |
·引言 | 第46页 |
·各构件有限元模型 | 第46-58页 |
·撑杆有限元模型 | 第47-49页 |
·外筒活塞杆有限元模型 | 第49-50页 |
·活塞杆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外筒有限元模型 | 第51-52页 |
·轮轴有限元模型 | 第52-53页 |
·假轮有限元模型 | 第53-55页 |
·压杆有限元模型 | 第55页 |
·撑杆固定板有限元模型 | 第55-56页 |
·外筒支座有限元模型 | 第56-57页 |
·刚柔耦合模型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起落架虚拟静力试验仿真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基于 LMS 的虚拟静力试验的研究概况 | 第59-60页 |
·虚拟静力试验仿真 | 第60-66页 |
·缓冲器最大压缩状态 | 第60-62页 |
·缓冲器停机状态 | 第62-64页 |
·缓冲器全伸长状态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