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铰接转向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失稳机理研究 | 第13-16页 |
·铰接转向车辆侧倾稳定性指标研究 | 第16-19页 |
·主动防倾翻控制方法研究 | 第19-22页 |
·现存问题 | 第22-2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工作 | 第24-25页 |
第2章 铰接转向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实验验证 | 第25-49页 |
·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26-32页 |
·自由度分析 | 第26-27页 |
·坐标系定义及模型假设 | 第27-28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2页 |
·轮胎模型 | 第32-35页 |
·模型求解 | 第35-38页 |
·动力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38-47页 |
·物理样机设计 | 第39-42页 |
·实验验证 | 第42-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铰接转向车辆侧倾失稳机理及侧倾稳定性指标研究 | 第49-73页 |
·平路转弯过程中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 第50-58页 |
·铰接转向车辆侧倾失稳过程描述 | 第50-51页 |
·相同转向速度下前进速度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相同前进速度下转向快慢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平路转弯过程中车辆失稳机理分析 | 第53-58页 |
·直行越障过程中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 第58-64页 |
·低速越障过程中车辆的运动分析 | 第58-59页 |
·高速越障过程中车辆的运动分析 | 第59-60页 |
·直行越障过程中车辆失稳机理分析 | 第60-64页 |
·转弯越障过程中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 第64-66页 |
·坡度角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铰接转向车辆侧倾稳定性指标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铰接转向车辆侧倾失稳控制方法研究 | 第73-103页 |
·主动制动对车辆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77页 |
·转向失稳时主动制动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越障失稳时主动制动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主动转向对车辆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7-80页 |
·转向失稳时主动转向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8-79页 |
·越障失稳时主动转向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摆动桥调整对车辆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80-86页 |
·摆动桥锁定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82-83页 |
·转向失稳时摆动桥调整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83-86页 |
·越障失稳时摆动桥调整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 第86页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铰接转向车辆侧倾失稳控制方法 | 第86-98页 |
·控制系统结构 | 第87-90页 |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及学习算法 | 第90-93页 |
·训练样本获取 | 第93-95页 |
·铰接转向车辆联合控制分析 | 第95-98页 |
·铰接转向车辆主动防倾翻控制方法实验验证 | 第98-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铰接转向车辆防倾翻控制系统设计 | 第103-113页 |
·摆动桥结构改进 | 第103-104页 |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 | 第104-108页 |
·液压元件数学模型 | 第105-108页 |
·液压元件参数计算 | 第108页 |
·铰接转向车辆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 | 第108-110页 |
·基于摆动桥控制的车辆侧倾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13-117页 |
·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113-1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4页 |
·研究展望 | 第114-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