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四节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 第12-14页 |
一、设计学派 | 第12-13页 |
二、计划学派 | 第13页 |
三、定位学派 | 第13页 |
四、创意学派 | 第13页 |
五、认知学派 | 第13页 |
六、学习学派 | 第13页 |
七、权力学派 | 第13页 |
八、文化学派 | 第13-14页 |
九、环境学派 | 第14页 |
十、结构学派 | 第14页 |
第三节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 第14-16页 |
一、行业结构学派 | 第14-15页 |
二、核心能力学派 | 第15页 |
三、战略资源学派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 第16-19页 |
一、动态能力论 | 第16-17页 |
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17页 |
三、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富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宏观背景分析 | 第19-23页 |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 第19-21页 |
二、云南省省情分析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富滇银行的发展机遇分析 | 第23-25页 |
一、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地方经济发展为富滇银行提供发展机遇 | 第23-24页 |
二、加速与东盟经济贸易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 第24页 |
三、监管部门允许拓宽业务范围政策为富滇银行综合化经营提供机遇 | 第24页 |
四、城市商业银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富滇银行战略的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一、富滇银行主要优势分析 | 第26-27页 |
二、富滇银行主要劣势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富滇银行创新战略的实施体系 | 第30-51页 |
第一节 富滇银行创新战略定位 | 第30-35页 |
一、服务定位 | 第30-31页 |
二、市场定位 | 第31-32页 |
三、管理定位 | 第32页 |
四、区域定位 | 第32-33页 |
五、客户定位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富滇银行创新战略 | 第35-51页 |
一、体制创新战略 | 第35-38页 |
二、机制创新战略 | 第38-43页 |
三、管理创新战略 | 第43-48页 |
四、文化创新战略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51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