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信息披露质量的涵义 | 第16-17页 |
·信息披露质量的定义与评价标准 | 第16-17页 |
·信息披露的动机 | 第17页 |
·盈余管理的涵义 | 第17-20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原因 | 第18-19页 |
·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 | 第19-20页 |
·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1-22页 |
3 实证设计与回归分析 | 第22-32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22页 |
·研究设计 | 第22-26页 |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 | 第23页 |
·盈余管理的衡量 | 第23-24页 |
·验证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假设的方法和模型 | 第24页 |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 | 第25-26页 |
·研究样本的特征描述 | 第26-28页 |
·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26页 |
·按盈余管理方向分组对上市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研究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0页 |
·Spearman 相关系数检验 | 第28-29页 |
·Pearson 相关系数检验 | 第29-30页 |
·回归分析 | 第30-32页 |
·信息披露评级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32-34页 |
·研究结论 | 第32页 |
·启示及建议 | 第32-33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