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1-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二)理论意义第11-12页
  (三)实践意义第12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一)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研究第12-15页
  (二)关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第15-17页
  (三)关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第17-18页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8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网络交往概念第18页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及内容第18-19页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内容第19页
  (二)研究思路第19-20页
  (三)研究方法第20页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第20-21页
  (一)重点第20页
  (二)难点第20页
  (三)创新点第20-21页
第一章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现状调查第21-39页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第21-22页
  (一)调查问卷第21页
  (二)调查对象第21-22页
  (三)统计工具及方法第22页
 二、调查结果第22-39页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第22-24页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差异性分析第24-39页
第二章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9-46页
 一、性别差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9-40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39页
  (二)原因分析第39-40页
 二、年级差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0-41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0页
  (二)原因分析第40-41页
 三、专业差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1-42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1页
  (二)原因分析第41-42页
 四、生源地差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2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2页
  (二)原因分析第42页
 五、人际交往方式差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2-43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二)原因分析第43页
 六、家庭教养方式差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3-46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二)原因分析第44-46页
第三章 减少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负面影响的建议第46-55页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第46-49页
  (一)树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第46-47页
  (二)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第47页
  (三)学会自我调适第47-48页
  (四)正确处理自己与网络交往的关系第48-49页
 二、高校方面的建议第49-52页
  (一)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及未来规划的指导第49-50页
  (二)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第50页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第50-51页
  (四)创设畅所欲言的交流环境第51-52页
 三、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第52-53页
  (一)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第52-53页
  (二)营造民主型的家教环境第53页
 四、社会方面的建议第53-55页
  (一)加强互联网法制管理,净化网络交往环境第53-54页
  (二)发挥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2页
后记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研究--以杜克大学为例
下一篇:河北省全日制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