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9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9页 |
| (四)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五)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11页 |
| 2.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一、论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 (一)独生子女 | 第12页 |
| (二)隔代教育 | 第12-14页 |
| 1.完全隔代教育型 | 第12页 |
| 2.联合教育型 | 第12-14页 |
| 二、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14-22页 |
| (一)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第14-15页 |
| (二)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情况分析 | 第15-22页 |
| 1.两种教育方式并存 | 第15-16页 |
| 2.“独苗”问题多 | 第16-17页 |
| 3.两辈之间教育理念有所偏差 | 第17-19页 |
| 4.家长们的学历水平影响孩子的教育成长 | 第19-22页 |
| 三、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 第22-25页 |
| (一)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利的一面 | 第22-23页 |
| 1.能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 第22页 |
| 2.祖辈经验丰富,照顾孙辈细致周到 | 第22页 |
| 3 祖辈们经受磨难,良好的行为品质对孙辈起模范作用 | 第22-23页 |
| (二)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弊的一面 | 第23-25页 |
| 1.易导致亲子隔阂 | 第23页 |
| 2.过分的包办代替 | 第23页 |
| 3.祖辈的过分溺爱和纵容护短使孩子形成不良个性 | 第23页 |
| 4.因教育方法的不当,错失了许多教育的良好机会 | 第23-25页 |
| 四、带来的影响 | 第25-27页 |
| (一)对独二代孩子的影响 | 第25页 |
| (二)对独一代父母的影响 | 第25页 |
| (三)对祖辈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四)对两代人关系的影响 | 第26页 |
| (五)对社会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五、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成功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27-31页 |
| (一)学习科学隔代教育方法 | 第27-28页 |
| 1 对祖辈进行隔代教育充电 | 第27页 |
| 2.对独一代进行家庭教育充电 | 第27页 |
| 3.学习方式 | 第27-28页 |
| (二)三代多同堂,谨防“母性剥夺” | 第28页 |
| (三)两代人要统一教育观念 | 第28-29页 |
| (四)加强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的交往 | 第29页 |
| (五)可以参加幼儿园的混龄编班 | 第29页 |
| (六)注重榜样的教育作用 | 第29-31页 |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附表一 | 第35-37页 |
| 附表二 | 第37-39页 |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