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一、 前言 | 第11-16页 |
(一) 问题缘起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2.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三) 研究的价值与目的 | 第14-16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概述 | 第16-22页 |
(一) 创新素质的涵义 | 第16-17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的涵义 | 第17-18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的特点 | 第18-19页 |
1.政治导向性 | 第18页 |
2.时代发展性 | 第18页 |
3.科学实践性 | 第18-19页 |
4.综合贯通性 | 第19页 |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的价值 | 第19-22页 |
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价值 | 第19页 |
2.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价值 | 第19-20页 |
3.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价值 | 第20页 |
4.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的价值 | 第20-21页 |
5.在教师自我发展中的价值 | 第21-22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 第22-27页 |
(一) 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 | 第22-23页 |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 第22页 |
2.要具有合理的三维知识结构 | 第22-23页 |
(二) 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创新精神 | 第23页 |
1.坚定创新信念和批判的革新精神 | 第23页 |
2.将科学创新思想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 第23页 |
(三) 目的明确的教学技能 | 第23-24页 |
1.创造性地整合教学资源 | 第23-24页 |
2.扩展运用新的教学媒体 | 第24页 |
(四) 行之有效的教学能力 | 第24-27页 |
1.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 第24-25页 |
2.创设新颖的教学模式 | 第25页 |
3.策划动感的教学过程 | 第25页 |
4.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 第25-26页 |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26-27页 |
四、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第27-32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1.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 第27页 |
2.对教学创新方向模糊 | 第27-28页 |
3.创新切入点狭隘 | 第28页 |
4.创新能力不足 | 第28页 |
5.理论与实践脱节 | 第28-29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9-32页 |
1.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形成的自身原因 | 第29-30页 |
2.制约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发展的外部原因 | 第30-32页 |
五、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发展的策略 | 第32-38页 |
(一) 以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 第32-33页 |
1.在新课改全面展开的环境下确立思想政治课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 | 第32页 |
2.在新课改落实过程中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 | 第32-33页 |
3.在新课改对教师提升的要求中强化创新素质的考评 | 第33页 |
(二) 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提高的学校环境 | 第33-35页 |
1.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生成的工作氛围 | 第33-34页 |
2.提供有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提升的条件 | 第34页 |
3.组织开展有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发展的活动 | 第34-35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自主发展创新素质 | 第35-38页 |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创新信念 | 第35页 |
2.提升创造性思维品质打造创新能力 | 第35-36页 |
3.加强自主学习夯实创新基础 | 第36-37页 |
4.挖掘个性优势形成品牌教学新特色 | 第37-38页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