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问题提出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2.系统分析法 | 第15页 |
3.理论联系实际法 | 第15-16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商教育概述 | 第16-21页 |
(一) 情商与情商教育的内涵 | 第16-17页 |
1.情商的内涵 | 第16页 |
2.情商教育的内涵 | 第16-17页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教育的内涵 | 第17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教育的内容 | 第17-19页 |
1.自我认知能力教育 | 第17-18页 |
2.承受挫折能力教育 | 第18页 |
3.情绪调控能力教育 | 第18页 |
4.自我激励能力教育 | 第18页 |
5.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教育 | 第18-19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1.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 第19页 |
2.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质化 | 第19-20页 |
3.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 第20-21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1.思想政治课对情商教育的重视不够 | 第21页 |
2.情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有待于完善 | 第21-22页 |
3.情商教育实施的条件薄弱 | 第22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1.应试教育的压力制约情商教育的开展 | 第22-23页 |
2.教师缺乏情商教育的理念 | 第23页 |
3.学生忽视情商教育的自我培养 | 第23-25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情商教育的原则与对策 | 第25-32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商教育的原则 | 第25-26页 |
1.赏识原则 | 第25页 |
2.交互原则 | 第25-26页 |
3.差异性原则 | 第26页 |
(二)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教育的对策 | 第26-32页 |
1.树立和践行情商教育的理念 | 第26-27页 |
2.丰富情商教育的内容 | 第27-28页 |
3.改进情商教育的方法 | 第28-29页 |
4.改善情商教育的条件 | 第29-30页 |
5.提升教师的情商素养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