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以宁城县部分乡镇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创新点 | 第16页 |
2. 不足 | 第16-17页 |
一、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及其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一) 乡镇公务员的界定与特点 | 第17-19页 |
1. 乡镇公务员的界定 | 第17页 |
2. 我国乡镇公务员的特点 | 第17-19页 |
(二)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第19-21页 |
1. 激励与激励机制 | 第19-20页 |
2.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 | 第20页 |
3.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功能 | 第20-21页 |
(三)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1. 人性假设理论 | 第21-23页 |
2. 管理学激励理论 | 第23-26页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26-37页 |
(一) 内蒙古宁城县部分乡镇情况简介 | 第26页 |
(二) 问卷设计和样本结构 | 第26-27页 |
(三)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7页 |
1. 工作满意度分析 | 第28-30页 |
2. 乡镇公务员需要的激励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3. 乡镇公务员的实际激励情况分析 | 第31-34页 |
4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4页 |
(一) 激励环境方面 | 第37-38页 |
1. 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37页 |
2. 政治环境的制约 | 第37-38页 |
3. 文化环境的阻碍 | 第38页 |
(二) 激励理念方面 | 第38-40页 |
1. 人性假设失当 | 第39页 |
2. 平均主义盛行 | 第39-40页 |
(三) 激励制度方面 | 第40-43页 |
1. 考核制度不注重实效 | 第40-41页 |
2. 薪酬制度缺乏公平 | 第41页 |
3. 培训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4. 晋升制度存在缺陷 | 第42-43页 |
(四) 激励手段方面 | 第43-44页 |
1. 物质激励无法满足乡镇公务员需要 | 第43页 |
2. 较少使用负激励 | 第43-44页 |
四、建立完善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 第44-51页 |
(一) 优化乡镇公务员激励环境 | 第44-45页 |
1. 健全经济生态环境 | 第44页 |
2. 完善政治生态环境 | 第44-45页 |
3. 优化文化生态环境 | 第45页 |
(二) 革新激励理念,提升乡镇政府公务员的满意度 | 第45-46页 |
1 坚持以人为本 | 第45-46页 |
2 强调公平公正 | 第46页 |
(三) 优化完善现有乡镇公务员激励制度 | 第46-50页 |
1. 完善乡镇公务员考核制度 | 第46-47页 |
2. 完善乡镇公务员薪资福利制度 | 第47-48页 |
3. 完善乡镇公务员培训制度 | 第48-49页 |
4. 健全乡镇公务员晋升制度 | 第49-50页 |
(四) 整合激励要素,创新激励手段 | 第50-51页 |
1.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50页 |
2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