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及其与名词的搭配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一、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抽象名词的研究价值第14-15页
  (一)有助于名词系统的研究第14页
  (二)有助于抽象名词全面的研究第14页
  (三)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第14-15页
 三、研究材料和方法第15-17页
  (一)研究材料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概述第17-37页
 一、名词概述第17-26页
  (一)名词的定义第17-20页
  (二)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分类第20-26页
 二、抽象名词的定义第26-29页
  (一)从语义方面定义第26-27页
  (二)从语法功能方面定义第27-29页
  (三)从认知的角度定义抽象名词第29页
 三、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分类第29-37页
  (一)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第29-31页
  (二)抽象名词的语义分类第31-37页
第三章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第37-65页
 一、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的和名词搭配第37-43页
  (一)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和人类名词内部各次类的句法搭配第37-40页
  (二)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和动物、植物、微生物名词的搭配第40页
  (三)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生命]义素名词的搭配第40-41页
  (四)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抽象]义素名词的搭配第41页
  (五)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搭配第41-42页
  (六)知识领域类抽象名词和空间名词的搭配第42-43页
 二、情感态度感受类抽象名词和名词的搭配第43-47页
  (一)情感态度感受类抽象名词和人类名词内部各次类的搭配第43-45页
  (二)情感态度感受类抽象名词和动物、植物、微生物名词以及[+实体][-生命]名词的搭配第45页
  (三)情感态度感受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抽象]名词的搭配第45-46页
  (四)情感态度感受类抽象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搭配第46页
  (五)情感态度感受类抽象名词和空间名词的搭配第46-47页
 三、见解论点类抽象名词和名词的搭配第47-51页
  (一)见解论点类抽象名词和人类名词内部各次类的搭配第47-48页
  (二)见解论点类抽象名词和动物、植物、微生物名词以及[+实体][-生命]义素名词的搭配第48-49页
  (三)见解论点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抽象]义素名词的搭配第49-50页
  (四)见解论点类抽象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搭配第50页
  (五)见解论点类抽象名词和空间名词的搭配第50-51页
 四、方针政策标准类抽象名词和名词的搭配第51-54页
  (一)方针策略标准类抽象名词和人类名词内部各次类的搭配第51-52页
  (二)方针政策标准类抽象名词和动物、植物、微生物名词以及含[+实体][-生命]名词的搭配第52页
  (三)方针政策标准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抽象]义素名词的搭配第52-53页
  (四)方针政策标准类抽象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搭配第53页
  (五)方针政策标准类抽象名词和空间名词的搭配第53-54页
 五、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名词的搭配第54-57页
  (一)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人类名词内部各次类的搭配第54-55页
  (二)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动物、植物、微生物名词的搭配第55-56页
  (三)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生命]义素名词的搭配第56页
  (四)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含[-实体][+抽象]义素名词的搭配第56-57页
  (五)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搭配第57页
  (六)作用效果类抽象名词和空间名词的搭配第57页
 六、属性类抽象名词和名词的搭配第57-65页
  (一)表模糊属性的三个次类与名词的搭配第58-63页
  (二)表可量属性的抽象名词和名词的搭配第63-65页
第四章 抽象名词和名词搭配的语义关系、规则及认知解释第65-84页
 一、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第65-73页
  (一)领属范畴第68-72页
  (二)属性范畴第72-73页
 二、抽象名词和名词搭配形成的偏正结构对名1和名2的制约第73-79页
  (一)抽象名词和名词搭配形成的表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对名1和名2 的制约第73-77页
  (二)抽象名词和名词搭配形成的表属性关系的偏正结构对名1和名2的制约第77-79页
 三、抽象名词和名词搭配的认知属性第79-84页
  (一)范畴的等级性第79-80页
  (二)认知参照点模型第80-82页
  (三)非典型的路径意象图式第82-83页
  (四)认知的隐喻性第83-84页
结语第84-86页
附录一第86页
附录二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研究
下一篇:《儒林外史》动态助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