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 肌酸激酶 | 第10-12页 |
·肌酸激酶的概述 | 第10-11页 |
·肌酸激酶的折叠 | 第11页 |
·肌酸激酶临床诊断意义 | 第11页 |
·人脑型肌酸激酶 | 第11-12页 |
2 蛋白质的折叠 | 第12-14页 |
·蛋白质折叠的概述 | 第12页 |
·蛋白质的体内外折叠 | 第12-13页 |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折叠病 | 第13-14页 |
3 大分子拥挤体系 | 第14页 |
4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4-17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述 | 第14-15页 |
·研究 SNP 的意义 | 第15页 |
·SNP 数据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7-19页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3 实验方案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人脑型肌酸激酶及其突变体的表达纯化 | 第19-29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19-22页 |
·材料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试剂配制 | 第19-22页 |
2 方法 | 第22-26页 |
·活化菌种并提取质粒 | 第22页 |
·CaCl_2法制备 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 | 第22-23页 |
·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3页 |
·诱导表达目的蛋白 | 第23页 |
·DAEA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23-24页 |
·透析袋的处理 | 第24页 |
·HiLoad~(TM)16/600 Superdex 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 | 第24-25页 |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27页 |
·HCKB-K177R 过 DAEA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柱 | 第26-27页 |
·HCKB-WT 和 HCKB-K177R 过分子筛的鉴定 | 第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定点突变对脑型肌酸激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 | 第29-41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材料 | 第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试剂配制 | 第29-30页 |
2 方法 | 第30-33页 |
·pH-比色法测肌酸激酶活 | 第30页 |
·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30-31页 |
·盐酸胍对 HBCK-WT 及 HBCK-K177R 酶活的影响 | 第31页 |
·盐酸胍变性的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1-32页 |
·DNTB 法测定点突变对巯基暴露的影响 | 第32页 |
·定点突变对 HBCK 酪氨酸暴露水平 | 第32-33页 |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33页 |
3 结果 | 第33-40页 |
·盐酸胍浓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33-34页 |
·盐酸胍变性的动力学参数 | 第34-36页 |
·巯基暴露水平的差异 | 第36-37页 |
·酪氨酸暴露水平 | 第37-39页 |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突变体在大分子拥挤体系下的重折叠 | 第41-48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材料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页 |
·试剂配置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2页 |
·直接稀释复性 | 第41-42页 |
·含大分子拥挤试剂 PEG2000 下的稀释复性 | 第42页 |
·含大分子拥挤试剂 Dextran 70 下的稀释复性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6页 |
·直接稀释对 HBCK-WT 及 HBCK-K177R 复性动力学的影响 | 第42-43页 |
·大分子试剂对 HBCK-WT 及 HBCK-K177R 折叠的影响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