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胶质类芽孢杆菌KNP414抗逆比较基因组及氮饥饿的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目录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7页
 1 多糖研究进展第15-23页
   ·胞外多糖的概述第15-16页
   ·胞外多糖的组成第16页
   ·胞外多糖的功能第16-17页
     ·细菌的保护屏障第17-18页
     ·细胞-细胞的识别和互作第18页
     ·参与生物膜的形成第18-19页
   ·细菌多糖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9页
     ·单糖的合成及其活化第19-21页
     ·糖基转移酶第21-22页
   ·细菌胞外多糖基因簇的研究第22-23页
 2 芽孢形成的研究进展第23-29页
   ·芽孢形成的不同阶段第23-24页
   ·芽孢的结构第24页
   ·芽孢形成的相关基因第24-25页
     ·调控基因 spo0A第25-26页
     ·调控基因 sigF第26页
     ·调控基因 sigE第26-27页
     ·调控基因 sigG第27页
     ·调控基因 sigK第27-29页
 3 氮应激反应第29-31页
   ·节约化利用氮源第29页
     ·氨同化的途径第29-30页
     ·氨基酸代谢的调控第30-31页
   ·固氮第31页
 4 胶质类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第31-36页
   ·类芽孢杆菌属的研究进展第31-32页
     ·类芽孢杆菌属固氮功能的研究进展第32-33页
   ·胶质类芽孢杆菌第33页
     ·胶质类芽孢杆菌的分布及其特征第33-34页
   ·胶质类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第34页
     ·胞外多糖在不溶性矿物分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34-35页
     ·胞外多糖在絮凝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35-36页
 5. 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第36-37页
第二章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37-59页
 1 实验材料第37-38页
   ·菌株基因组数据第37-38页
   ·分析软件第38页
 2 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方法第38-39页
   ·Blast 本地化构建第38-39页
   ·代谢途径分析第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57页
   ·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分析第40-47页
     ·单糖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分析第40-41页
     ·核苷酸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分析第41-43页
     ·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分析第43-44页
     ·多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分析第44-47页
   ·芽孢形成相关基因分析第47-50页
     ·芽孢形成的调控基因第47-49页
     ·芽孢形成的结构基因第49-50页
   ·氮应激相关基因的分析第50-57页
     ·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分析第51-54页
     ·氨同化相关基因的分析第54-56页
     ·固氮基因的分析第56-57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7-59页
第三章 氮饥饿条件下的转录组分析第59-82页
 1 实验材料第59-60页
   ·转录组数据第59页
   ·菌株第59页
   ·培养基的配置第59-6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0页
 2 实验方法第60-63页
   ·表型分析第60-61页
     ·菌体培养第60页
     ·荚膜与芽孢染色第60-61页
   ·转录组分析第61-62页
     ·RNA 的提取第61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第61-62页
   ·转录组数据可靠性的荧光定量 PCR 验证第62-63页
     ·荧光定量 PCR 引物设计第62页
     ·荧光定量 PCR第62-6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3-80页
   ·氮饥饿条件下的表型分析第63-65页
   ·氮饥饿条件下的转录组分析第65-79页
     ·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分析第65-73页
     ·在氮饥饿条件下芽孢形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第73-76页
     ·在氮饥饿条件下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76-79页
   ·荧光定量 PCR 对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验证第79-80页
 4 小结与分析第80-82页
总结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ENSE的并行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人脑型肌酸激酶Lys177位点突变对去折叠与再折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