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水稻叶片衰老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叶片衰老概述 | 第15页 |
·水稻叶片衰老的理化性质变化 | 第15-17页 |
·水稻叶片衰老的过程 | 第17页 |
·水稻叶片衰老机理假说 | 第17-18页 |
·影响水稻叶片早衰的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水稻生育后期叶形性状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水稻叶片分类 | 第20-21页 |
·水稻叶片发育过程 | 第21页 |
·水稻叶形调控机理 | 第21-22页 |
·水稻叶形相关基因(QTLs)研究进展 | 第22页 |
·水稻成熟期叶片相关性状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22-24页 |
·水稻叶片早衰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水稻生育后期叶性状研究展望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水稻早衰突变体 es-8 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 第24-4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突变体 es-8 的获得 | 第25-26页 |
·突变体的农艺性状调查 | 第26页 |
·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等位性分析 | 第26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片 DAB 染色 | 第26页 |
·叶片 NBT 染色 | 第26-27页 |
·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27页 |
·叶片的透射电镜观察 | 第27页 |
·叶片的细胞学观察(石蜡切片) | 第27-28页 |
·水稻总 DNA 提取 | 第28-29页 |
·PCR 反应体系 | 第29页 |
·电泳检测 | 第29-30页 |
·突变体的基因定位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es-8 的表型与农艺性状分析 | 第31-32页 |
·es-8 的发芽率与幼根长度分析 | 第32-33页 |
·es-8 的遗传分析和等位性检测 | 第33-34页 |
·es-8 叶片成熟期叶片出现早衰 | 第34-36页 |
·es-8 叶片微观结构变化 | 第36-39页 |
·ES-8 的基因定位 | 第39-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水稻生育后期叶形相关 QTL 定位 | 第44-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叶片性状的考察 | 第44页 |
·QTL 定位与遗传图谱的比较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RIL 群体及双亲功能叶的性状表现 | 第44-46页 |
·水稻上三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6-48页 |
·水稻上三叶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48-50页 |
·QTL 位点及互作分析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52-53页 |
·早衰突变体 es-8 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 第52页 |
·叶形 QTL 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A 实验涉及试剂配方 | 第58-61页 |
附录 B Taq 酶的制作流程 | 第61-62页 |
附录 C 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