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48页 |
·疲劳研究发展简史 | 第13-15页 |
·疲劳引发的事故 | 第15-16页 |
·螺纹联接分析研究概况 | 第16-29页 |
·不锈钢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模型 | 第17-20页 |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接触问题 | 第22-28页 |
·螺纹联接有限元分析 | 第28-29页 |
·疲劳寿命分析研究概况 | 第29-41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0-32页 |
·名义应力法 | 第32-33页 |
·局部应力应变法 | 第33-34页 |
·疲劳分析软件FE—SAFE进行疲劳寿命分析 | 第34-35页 |
·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研究概况 | 第35-41页 |
·抗疲劳设计研究概况 | 第41-44页 |
·抗疲劳设计准则 | 第41-42页 |
·现行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42页 |
·我国公路钢桥抗疲劳设计现状 | 第42-44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44-48页 |
·研究背景 | 第44-4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45-48页 |
2 拱桥新型不锈钢吊杆疲劳试验 | 第48-63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试验系统 | 第49-52页 |
·控制系统 | 第49-50页 |
·加载系统 | 第50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0-51页 |
·液压源及冷却系统 | 第51-52页 |
·试验概况 | 第52-58页 |
·试验试件 | 第52-54页 |
·测试内容和测点布置 | 第54-55页 |
·试验试件安装 | 第55-57页 |
·试验加载制度 | 第57-58页 |
·基本试验结果 | 第58-61页 |
·5吊杆基本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701吊杆基本试验结果 | 第59-60页 |
·702吊杆基本试验结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3 拱桥新型不锈钢吊杆杆体部分疲劳损伤研究 | 第63-78页 |
·引言 | 第63页 |
·05Cr17Ni4Cu4Nb不锈钢吊杆杆体的疲劳极限 | 第63-73页 |
·疲劳极限的定义 | 第63-64页 |
·疲劳极限线图 | 第64-66页 |
·疲劳极限的估算方法 | 第66-68页 |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 第68-71页 |
·05Cr17Ni4Cu4Nb不锈钢吊杆杆体疲劳极限估算 | 第71-73页 |
·疲劳荷载作用下吊杆杆体应变变程的发展规律 | 第73-76页 |
·55吊杆杆体应变变程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 第73-74页 |
·701吊杆杆体应变变程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 第74-75页 |
·702吊杆杆体应变变程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4 拱桥新型不锈钢吊杆螺纹联接静力有限元分析 | 第78-111页 |
·引言 | 第78页 |
·05Cr17Ni4Cu4Nb不锈钢的本构模型 | 第78-82页 |
·不锈钢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简介 | 第78-79页 |
·真实应力/应变与工程应力/应变 | 第79-80页 |
·05 Cr17Ni4Cu4Nb不锈钢的本构模型 | 第80-82页 |
·701吊杆螺纹联接有限元分析 | 第82-98页 |
·建立实体模型 | 第83-84页 |
·定义材料参数 | 第84页 |
·定义单元类型并划分网格 | 第84-86页 |
·建立接触对 | 第86-88页 |
·定义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88页 |
·定义求解选项和载荷步并求解 | 第88-8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9-98页 |
·702 吊杆螺纹联接有限元分析 | 第98-102页 |
·螺纹齿根应力分析 | 第98-99页 |
·螺纹齿根应变分析 | 第99-102页 |
·55 吊杆螺纹联接有限元分析 | 第102-109页 |
·55吊杆螺纹联接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102-103页 |
·各螺纹齿承担的荷载 | 第103-104页 |
·螺纹齿根应力分析 | 第104-106页 |
·螺纹齿根应变分析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5 拱桥新型不锈钢吊杆疲劳寿命分析 | 第111-128页 |
·引言 | 第111页 |
·05Cr17Ni4Cu4Nb不锈钢疲劳性能参数估计 | 第111-115页 |
·Manson—Coffin公式 | 第112页 |
·疲劳性能参数估计方法 | 第112-114页 |
·Seeger算法估算05Cr17Ni4Cu4Nb不锈钢的疲劳性能参数 | 第114-115页 |
·名义应力法估算新型不锈钢吊杆的疲劳寿命 | 第115-118页 |
·计算螺纹齿根部截面的等效应力幅 | 第115-116页 |
·确定疲劳缺口系数 | 第116页 |
·确定尺寸系数 | 第116页 |
·确定表面加工系数 | 第116-117页 |
·确定计算应力幅 | 第117页 |
·计算疲劳寿命 | 第117页 |
·估算结果分析 | 第117-118页 |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裂纹萌生寿命 | 第118-120页 |
·局部应力应变法简介 | 第118页 |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不锈钢吊杆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 第118-120页 |
·疲劳分析软件Fe-safe估算裂纹萌生寿命 | 第120-126页 |
·疲劳分析软件Fe-safe简介 | 第120-121页 |
·FE—SAFE估算不锈钢吊杆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 第121-124页 |
·FE—SAFE软件疲劳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4-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6 拱桥新型不锈钢吊杆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 第128-142页 |
·引言 | 第128页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第128-133页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关系曲线 | 第128-129页 |
·应力比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 第131-133页 |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理论 | 第133-136页 |
·基于Paris公式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134-135页 |
·基于Walker公式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135页 |
·基于Forman公式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135-136页 |
·不锈钢吊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Paris公式参数研究 | 第136-141页 |
·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的分界点 | 第136-137页 |
·螺纹根部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 | 第137-140页 |
·不锈钢吊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Paris公式参数计算 | 第140-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7 公路钢桥抗疲劳设计研究 | 第142-184页 |
·引言 | 第142-143页 |
·疲劳荷载模型 | 第143-154页 |
·美国AASHTO规范的疲劳荷载模型 | 第143-145页 |
·英国BS5400规范的疲劳荷载模型 | 第145-147页 |
·欧洲规范Eurocode 1的疲劳荷载模型 | 第147-153页 |
·各规范疲劳荷载模型对比分析 | 第153-154页 |
·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 | 第154-162页 |
·美国AASHTO规范的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 | 第154-155页 |
·英国BS5400规范的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 | 第155-157页 |
·TB 05规范的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 | 第157-158页 |
·欧洲规范Eurocode 3的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 | 第158-160页 |
·各规范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对比分析 | 第160-162页 |
·公路钢桥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62-170页 |
·美国AASHTO规范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62页 |
·英国BS5400规范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62-165页 |
·欧洲规范Eurocode 3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65-169页 |
·各规范抗疲劳设计方法分析比较 | 第169-170页 |
·对我国公路钢桥抗疲劳设计的建议 | 第170-173页 |
·疲劳荷载模型 | 第170-171页 |
·疲劳细节分类与设计疲劳曲线 | 第171-172页 |
·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72-173页 |
·新型不锈钢吊杆螺纹联接疲劳细节等级研究 | 第173-176页 |
·不同规范受轴向拉伸作用的螺栓或螺纹杆的疲劳细节等级 | 第173-174页 |
·新型不锈钢吊杆螺纹联接疲劳细节等级 | 第174-176页 |
·拱桥新型不锈钢吊杆疲劳验算 | 第176-182页 |
·疲劳荷载作用下不锈钢吊杆内力分析 | 第176-178页 |
·不锈钢吊杆疲劳验算 | 第178-180页 |
·设计修改建议 | 第180-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1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84-18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87-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99-200页 |
致谢 | 第200-201页 |
作者简介 | 第201-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