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7页 |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面板坝震害简述 | 第14-18页 |
·Sheffield坝 | 第14-15页 |
·Cogswell面板堆石坝 | 第15页 |
·Cogoti面板堆石坝 | 第15-16页 |
·紫坪铺面板堆石坝 | 第16-18页 |
·面板堆石坝抗震分析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筑坝材料的动力特性 | 第18-19页 |
·坝体动力反应 | 第19-22页 |
·坝体地震永久变形分析 | 第22-24页 |
·振动台模型试验 | 第24-25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5-27页 |
2 土石坝有限元计算基本理论 | 第27-49页 |
·引言 | 第27页 |
·静力计算分析模型 | 第27-34页 |
·邓肯-张模型 | 第27-29页 |
·沈珠江南水模型 | 第29-32页 |
·K-G模型 | 第32-33页 |
·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动力计算分析模型 | 第34-42页 |
·等效线性粘-弹性模型 | 第34-39页 |
·改进的等效线性模型 | 第39-41页 |
·真非线性模型 | 第41-42页 |
·静动统一分析模型 | 第42-47页 |
·P-Z模型介绍 | 第42-46页 |
·P-Z模型相关参数确定方法 | 第46-47页 |
·计算软件 | 第47-49页 |
3 汶川地震紫坪铺大坝地震动输入研究 | 第49-68页 |
·引言 | 第49页 |
·工程概况 | 第49-51页 |
·紫坪铺大坝余震动反应 | 第51-60页 |
·余震地震动基本信息 | 第51-52页 |
·余震地震动时程及其反应谱 | 第52-55页 |
·大坝余震反应分析 | 第55-60页 |
·汶川地震紫坪大坝地震动输入 | 第60-66页 |
·地震动记录 | 第60-64页 |
·大坝地震动输入选择分析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4 基于等效线性方法的紫坪铺大坝震害分析 | 第68-89页 |
·引言 | 第68页 |
·汶川地震紫坪铺大坝震害 | 第68-73页 |
·大坝变形 | 第68-70页 |
·大坝防渗系统 | 第70-73页 |
·紫坪铺大坝震害数值模拟 | 第73-88页 |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73-77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77-78页 |
·震后大坝变形与面板应力分析 | 第78-81页 |
·面板错台分析(基于应变势的永久变形方法) | 第81-85页 |
·面板错台分析(刚体滑块法) | 第85-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5 堆石料广义塑性模型改进及紫坪铺大坝的弹塑性震害模拟 | 第89-109页 |
·引言 | 第89页 |
·广义塑性P-Z模型的改进 | 第89-90页 |
·紫坪铺筑坝堆石料弹塑性模型参数确定 | 第90-93页 |
·紫坪铺大坝填筑过程及地震反应数值模拟 | 第93-107页 |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93-94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94页 |
·大坝竣工期沉降数值模拟 | 第94-99页 |
·汶川地震大坝地震沉降模拟 | 第99-101页 |
·汶川地震大坝面板错台模拟 | 第101-107页 |
·小结 | 第107-109页 |
6 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抗震对策研究 | 第109-126页 |
·引言 | 第109页 |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109-113页 |
·计算模型与材料参数 | 第109-111页 |
·大坝网格 | 第111-112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112-113页 |
·面板应力分析 | 第113-116页 |
·坝高对面板应力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河谷坡度对面板应力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改善面板挤压应力措施分析 | 第116-124页 |
·竖缝模量对面板应力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面板与垫层料摩擦系数对面板应力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挤压边墙对面板应力的影响 | 第120-123页 |
·面板综合抗震对策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126-129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26-127页 |
·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39-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情况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144-145页 |